糖尿病,现代人称之为“甜蜜杀手”。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1.41亿,然而,糖尿病的知晓率、防治率及控制率均不足50%。


11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11月14日上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该院门诊大楼前举行202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义诊。
在义诊现场,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医护人员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了测血糖、量血压等免费的诊疗服务和健康咨询。同时开展了科学控糖、糖尿病饮食指导等健康宣教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理念,此次义诊活动受到患者的欢迎和好评。(图文来源/宣传科 辜丽娜)
相关链接:
如何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
一、发病机制不一样。
1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破坏所致,主要是免疫系统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造成大部分胰岛β细胞受到严重损害,导致胰岛素绝对不足,不能满足身体需要,造成血糖升高。2型糖尿病是由于遗传、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等原因造成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而非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简而言之,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生产出了问题,而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的需求出了问题。
二、发病年龄不一样。
1型糖尿病由于胰腺出了问题,所以发病年龄相对较早,一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甚至在青少年时期发病。2型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很多人都是在35岁以后才发病。
三、临床表现不一样。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其实,这些典型症状多发生在1型糖尿病身上,而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阶段无明显症状,部分人群是测血糖时偶然发现。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微血管、大血管、神经系统病变,进而导致皮肤易感染、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同时也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
四、治疗方法不一样。1型糖尿病因为胰岛素缺乏,所以应用降糖药物治疗一般是无效的,只能通过胰岛素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因为胰岛素抵抗,需要通过运动、饮食、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等多种治疗措施。
糖尿病人如何饮食?
一、饮食方面。首先保证每日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45%~60%。推荐主食粗细搭配,白米饭、通心粉、白面包等细粮与糙米、荞麦、莜面、玉米碴、青稞、藜麦等粗粮各占一半。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必须有肉,肉属于优质蛋白,在体内利用率较高,胜过豆制品蛋白,所以,糖尿病人必须吃肉,白肉优于红肉,鱼虾>鸡鸭>瘦牛羊>猪肉,每天3两以内为宜。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推荐新鲜的绿叶蔬菜每天 500~1000g、五颜六色的水果 200~300g。在这个范围内不必顾虑其含糖量。
二、运动方面。运动时出微汗或者运动时心率维持在170-年龄所得的数值,持续30分钟,这就是糖尿病患者每天有效的运动量。如果今天摄入的食物较多,那就多运动一会,一般情况下运动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此外,有心梗的患者不能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
三、正确服药。有些患者会自己调节药量,认为自己这顿吃多了就吃药,下顿吃少了就不吃药了。这是不对的,定期服药对血糖的控制非常重要。如要调整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规律用药会造成血糖波动,而血糖波动会造成机体器官的损害,加速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