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所谓的“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这么简单,“疼痛治疗”就是打一针封闭那么容易,其实不然。“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是手术室里的真实写照。外科手术不断挑战高难度、高难度,使得以前被认为是手术禁忌的高龄、复杂疾病患者现在也能获得手术治疗。这得益于麻醉医生的鼎力相助,术中麻醉药物的选择与剂量、全身各脏器功能的调节和保护、呼吸道的通畅和血压心跳维持等。现代麻醉学发展到今天,包含了临床麻醉、疼痛治疗、急救复苏和重症监测等,与外科各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病例回顾】
临床麻醉学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在确保患者的安全的前提下,使患者在安静、无痛接受手术,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调控患者的内环境等,手术结束后让患者顺利地苏醒安全地返回病房(病情危重者送ICU监护)。



俗话说,髋关节或膝关节骨折是高龄患者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高龄患者多数合并基础疾病,做手术和不做手术的风险都很高。近期,一位93岁的阿婆因为外伤导致右股骨颈骨折入院,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肺部感染,增加了手术难度,手术麻醉风险极大。术前经过骨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营养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后、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手术和麻醉治疗方案。医生将手术麻醉风险及受益充分与患者家属告知和沟通后,最后决定手术。在麻醉科/疼痛科曾金主任带领的麻醉团队,利用了加速康技术(ERAS),采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喉罩插管麻醉,充分利用神经阻滞麻醉的优势,复合短效速效麻醉药,术中全程保持患者的自主呼吸,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阿婆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五分钟就完全清醒,在麻醉复苏室观察半小时后就送回到普通病房。这位阿婆如果按常规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将送ICU等待苏醒,患者术后很可能肺部感染加重其病情,增加了医疗风险,同时还会成倍地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正是在骨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营养科以及护理团队等多学科联合诊治(MDT),尤其是在麻醉科团队ERAS理念和精准精准技术下,患者入院后10天顺利康复出院。目前,我院麻醉科对高龄、合并症多的患者手术已普遍开展ERAS技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无痛”不再是狭隘意义上的“手术中无疼痛之感”,它已发展成为疼痛治疗,疼痛治疗是通过药物、神经阻滞和微创介入手术等方法,对疼痛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从病因和症状上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比如从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无痛纤支镜检等发展至无痛输卵管造影、无痛介入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诊治如急性腰扭伤、颈腰痛、关节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晚期癌痛、顽固性睡眠障碍等,甚至如顽固性呃逆,俗称为顽固性打嗝。
今年五月,一位50多岁男性患者脑出血手术后在我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患者脑出血后伴发了顽固性呃逆5个月。因长时间频繁呃逆患者已出现明显的咽喉部肿痛,影响进食和睡眠。康复医学科联系疼痛科进行会诊,最后诊断为中枢性顽固性呃逆。曾金主任带领疼痛科医生,在超声引导下经过第一次膈神经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患者第二天呃逆幅度和频率减少了50%;经过三次治疗后,整个治疗过程仅仅十天,患者呃逆完全停止,患者恢复了正常进食和睡眠。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一侧或双侧膈肌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响亮的特别声音,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称为顽固性呃逆。由于顽固性呃逆还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甚至加重或诱发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病或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作。
由于颈部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传统的盲法进行神经阻滞的危险性极高,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可达到神经周围1-2毫米,达到精准麻醉,既可降低患者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防止局麻药进入血管危及患者生命,又可以减少局麻药的用量,提高患者的安全性。目前掌握该项技术的专家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科室简介】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于1946年建科,是集临床麻醉、疼痛诊疗、急救复苏和重症监测、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非常重要的平台科室,2023年5月获得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麻醉专业基地。麻醉科现有11间层流手术间,介入手术间2间,住院部麻醉复苏室有床位5张。内镜中心麻醉复苏室有床位5张。
我院麻醉科开展的麻醉种类齐全,涵盖10个亚麻醉专科,包括直视和微创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胸科手术麻醉、小儿麻醉、老年麻醉、骨科手术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及术中唤醒、妇产科麻醉、普通外科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加速康复外科ERAS麻醉、五官科手术麻醉、PACU、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各种疼痛性疾病及顽固性睡眠障碍的治疗等。
【专家简介】

曾金,首席专家,研究生,主任医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疼痛科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擅长心血管麻醉、危重病患者麻醉、老年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各种急慢性疼痛疾病以及顽固性睡眠障碍的诊治等。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围术期感染控制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门诊麻醉及PACU学组委员、广西医协会分娩镇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麻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柳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柳州市疼痛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38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SCI论文2篇。

吴运斌,本科,主任医师,麻醉科副主任。擅长急危重病人手术麻醉、体外循环、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及疼痛治疗。获“柳州市第十四批拔尖人才”称号。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一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现任广西医师协会心胸血管麻醉分会常委、广西医学会麻醉分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委员、广西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曾到广西南溪山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进修学习。

梁治辉,本科,主任医师,中共党员,麻醉科副主任。擅长心血管手术麻醉、体外循环、麻醉后复苏、急危重病人手术麻醉及抢救复苏和疼痛治疗。参与省级科研项目两项,均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现任广西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委员、广西医学会疼痛分会柳州分会委员、柳州麻醉分会委员。曾先后到广西南溪山医院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

胡春江,本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麻醉二十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类临床麻醉、重症监测、复苏以及疼痛治疗。擅长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以及重症抢救治疗。在国内医学期刊发表医学论文数篇并主持省自然科研项目一项。曾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麻醉。
(图文来源/宣传科 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