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头号杀手”,起病急、症状凶、猝死率高,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身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突然的发病就是他们与生命赛跑最关键的一刻。
为给患者提供更好、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疗团队一直努力钻研,精益求精,通过一项项新技术不断破解“心血管”难题,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筑起“心”的希望。

2022年6月10日下午,由某县医院急诊送入院的80岁阿婆宁某,考虑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转入时在使用多巴胺升压、异丙肾上腺素提升心率的情况下,仍神志淡漠,心率才37次/分,病情十分危重,随时可能心跳骤停!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李杰会诊后,立即向家属解释病情危重性,并建议行急诊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同时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急诊手术很快展开,副院长张施明在患者右桡动脉处为冠脉造影建立通道,同时副主任李杰在患者的左锁骨下静脉处穿刺植入临时起搏器。在冠脉介入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患者转危为安,最后顺利康复出院。
2022年10月,曾是抗美援朝老兵韩爷爷,因肩胛背部胀痛就诊。对于91岁高龄患者,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全力救治,经过快速急诊手术及手后纠正心衰、心脏康复等治疗,韩爷爷得以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前还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亲身体验的党课。

韩爷爷为我们讲党课
随着微创医疗的崛起,我科医疗团队也不甘落后,积极开展的新技术——无导线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只需运用导管就可将药物胶囊大小的永久起搏器顺利植入心脏内完成起搏功能,具有术口小,用时短,患者康复快的优点,完全打破了传统永久起搏器植入术需要开刀,切口大、用时长、术后患者需卧床时间长的问题,做过的患者都赞不绝口。85岁的周爷爷术后第三天就可以康复出院,在术后回访时,周奶奶笑容满面地跟张副院长诉说:“他现在身体好得很呢,完全可以打死一只老虎”。尽管带有调侃,但不难看出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尽最大能力挽救患者生命,患者及家属幸福,我们就开心。

为周爷爷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近年来,“心脏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逐渐成为心脏疾病患者病后“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逐步从重药物手术治疗到兼顾营养、心理、运动等多方面疗愈,这就是心脏康复5大处方,真正达到治疗“双心”的目的。我科也齐头并进,积极开展,先后派出2名医生和1名护士专门进行了心脏康复的学习研修,学成归来后积极开展运用,完成了从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延伸到居家康复的指导,达到尽快让患者康复的目的,真正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些都得到了患者以及家属充分的肯定。

心脏康复团队工作日常
学医路上永无止境,对于生命相托,我们尽心尽力尽责,探索研究,精益求精,为促进人类健康贡献绵薄之力,但愿我科医护携手共筑,能让大家燃起“心”的希望,健健康康,我们一起向未来。

一起向未来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设置病床 42张(独立的CCU病床6张)。目前有医生12名 (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2名,研究生学历6名), 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 住院医师4名。护理人员18名,均具有专业护理资 格,层次结构合理,能胜任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
科室业务范畴:
一、冠心病现代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达区内领先水平。常规进行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致力于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推广及规范化培训。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全天候的急救队伍。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为患者提供出院后连续、安全的延伸性医疗服务。
二、心律失常治疗:经皮射频导管消融根治心律失常技术达区内先进水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的优点,成功进行各种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属柳州市前列。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技术达区内先进水平,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量居柳州市前列。
三、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开展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TAVR)、房缺封堵术、室缺封堵术等,成功率高,创伤小,无痛苦,恢复快,属柳州市前列。
四、心血管内科配有先进的中央监护系统,心导管室配有两台大型心血管造影成像系统(DSA)、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冠状动脉旋磨仪、多导心电监护仪、主动脉球囊反搏仪、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运动心肺测试系统、永久起搏器程控仪、起搏器测试仪及食道调搏仪等,同时辅助科室配有进口体外膜肺氧合(ECMO)、活动平板仪、彩色超声心动图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仪等。
图文来源/心血管内科 黄雪曼、周欣、覃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