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感染救治的新形势,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下简称“呼吸内科”)与患者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救治,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尽一切力量确保新冠感染患者医疗救治。


硬核坚守 迎战“高峰”
呼吸内科主要收治门急诊送入院的暂时不需要马上上呼吸机但病情严重的病人。12月下旬起,科室开始床位吃紧,病人比平时多出三到四倍,集全院力量,呼吸内科二病区、三病区迅速建立起来并妥善安排好病人,科室所有人员24小时待命,开足马力、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一个又一个患者的诊治工作中。



科内病人年龄结构复杂、病情不稳定、发展变化快且突发事件多,科室内的每个病区都有二十个左右下病重通知的危重病人,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过硬、操作熟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最快速度处置。科室配备了奥林帕斯电子支气管镜P290、德国耶格肺功能仪、无创呼吸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振动排痰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医院新冠感染重症救治MDT团队每天到呼吸内科进行多科室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联合会诊,对每一个重症病例进行分析,制定最佳救治方案,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重症率、降低死亡率。


新冠感染重症救治MDT团队会诊
呼吸内科主任梁新梅回忆到,有一天连续送进来五六个病情危重的病人,其中一位68岁的老人指脉氧只有71%,肺部CT结果显示两肺“白肺”,为新冠病毒导致的重症肺炎。科室马上给予患者高流量面罩吸氧,吸氧之后指脉氧也只有85%左右。经过呼吸机辅助呼吸、俯卧位通气、抗病毒、激素抗炎、免疫调节等一系列治疗下,病人指脉氧逐渐好转,几天后“白肺”渐渐吸收转黑,目前病人病情稳定转为鼻导管吸氧。


与病人同“呼吸”共“命运”
与病人一起生病的还有医护人员们,呼吸内科所有医护人员相继感染。为保证所有病人都有人去救,“阳”的医护只休息一天顶过发烧就带病上岗,“轻伤不下火线”,戴着厚厚的防护口罩,常常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覃灏医生发烧39度多才吃下退烧药,因科室人手紧张,浑身冒冷汗坚持上了一天班。在救治生命面前任何困难都不值一提,毫无怨言。
医护人员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转,已经没有了上下班的概念,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脚不沾地、坚韧奔走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科室就是战场,一点也不夸张。呼吸内科最多一天收治了60个新入院病人,医生普通、急诊会诊至少50多次。面对“至暗时刻”,大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魄人之举,而是用责任与担当诠释了“医者仁心”。


与病人同“呼吸”共“命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时刻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图文来源/宣传科 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