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临床常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但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还不够了解,在使用和保存胰岛素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一些用药细节,从而使胰岛素降糖效果没有得到正常发挥。把握好使用和保存胰岛素的细节才能控制好血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胰岛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胰岛素简单的来说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是目前所知的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能使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保护胰岛残存的β细胞功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延长寿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胰岛素?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1型糖尿病的糖友,由于其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所以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的糖友,当①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且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或发生酮症/酮症酸中毒时;②在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时;③在糖尿病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④其他降糖药存在使用禁忌时;⑤患者存在急性并发症、严重慢性并发症/合并症或肝肾功能不全时;⑥存在应激情况时(如感染、外伤、手术等);⑦女性患者妊娠期间,以上情况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都有哪些分类?胰岛素的种类繁多,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动物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三类。

根据胰岛素起效时间及作用时间的长短分类,可分为:超短效(速效)胰岛素、短效(常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目前我院有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赖脯胰岛素注射液(优泌乐)和胰岛素注射液三种。这类胰岛素起效时间迅速,因此又称为速效胰岛素, 通常在皮下注射后10-20 分钟起效,持续时间 2-5 小时。因起效快,所以注射后可立即进食,以免发生低血糖。

短效胰岛素:包括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等,如:甘舒霖R、诺和灵R、优泌林R。短效胰岛素名称中一般带有「R」,为无色澄明溶液,通常皮下注射后30 分钟起效, 持续作用时间为5-8小时。

超短效和短效胰岛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剂量调整方便,既可皮下注射,也可静脉滴注,主要用于补充餐时胰岛素以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救治。
中效胰岛素:常用的有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万苏林)、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N)等。中效胰岛素名称中一般带有「N」,为乳白色悬浮液,使用前需充分混匀。通常皮下注射后1.5小时左右起效, 持续作用时间为18-24小时。

长效胰岛素:目前有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诺和平)、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长秀霖)、德谷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达)等。
长效胰岛素又称精蛋白锌胰岛素,起效缓慢, 皮下注射后2-4小时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为24-36小时。

中、长效胰岛素起效慢、药效持久,只能皮下注射,不可静脉滴注及急救使用,通常是与口服降糖药(或短效、速效胰岛素)联用,用于补充基础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顾名思义是胰岛素的混合制剂,它是由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而组成,同时具有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的作用。短效成分可快速降餐后血糖,中效部分缓慢持续释放,起到代替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大家经常看到带数字的胰岛素就是预混胰岛素,药品上的数字代表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所占的比例。例如甘舒霖30R即30 /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30表示短效胰岛素占30%,中效胰岛素占70%。

目前我院使用的胰岛素制剂列表分类如下:

了解胰岛素的分类后,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呢?想要发挥胰岛素治疗的最优降糖效果,患者必须了解并正确掌握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和注射方法。首先要正确选择胰岛素的注射部位。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应选取皮下脂肪丰富的部位,不同注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按照吸收速度的快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 年版)
对于不同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注射部位的选择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使用胰岛素的种类决定,可参考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产生硬结和皮下脂肪增生,所以注射部位需定期检查与轮换。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可从腹部、上臂、大腿、臀部依次轮换,每日多次注射时,遵守“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或左右轮换。每次的注射点之间应相距1.0cm,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一个注射点。
其次是把握好注射时间,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不同, 注射的时间也不同。速效胰岛素须在餐前注射, 注射后立即进食;短效胰岛素须在餐前约30分钟注射;中效胰岛素须在餐前40-60分钟注射;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固定, 每日注射一次,以睡前注射为宜。预混胰岛素需要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应在餐前10-15分钟皮下注射,也可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
最后还需注意进针角度的选择和针头留置时间。为保证胰岛素注射至皮下,若使用4 毫米或5 毫米的针头,无需将皮肤捏起,可90°进针;如果使用的是≥6毫米的针头,就必须将皮肤捏起和(或)45°进针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注射完毕后针头在皮下停留至少10秒,以确保药物全部注入体内,同时防止药液渗漏。单次剂量较大可适当延长停留时间。
胰岛素的稳定性受温度、光照和振动等影响,如果保存不当,会影响降糖疗效。应该怎样正确保存呢?未开启的胰岛素:应避免受热及阳光照射,存放于2~8℃冰箱冷藏层中,不要靠近冰箱内壁,也不要放冰箱门上面,切忌冷冻。已开启的胰岛素:开封使用后的胰岛素,一般不需要再放回冰箱,应在室温下(不超过30℃)保存,可以保存1个月左右(具体可参考药品说明书)。在室温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将启封的胰岛素再次放回冰箱。应注明开封时间,务必在4周内用完,超过4周应废弃。外出时:乘飞机或火车等长途旅行时,应将胰岛素放入专用的储存盒随身携带,不要将胰岛素寄托在行李中,避免过冷、过热及反复震荡。
如何应对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在注射胰岛素期间,要特别注意有无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的表现,如果怀疑是低血糖,可采取以下措施积极纠正:
轻症者应立即饮糖水、服糖块或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等,以阻止低血糖发展。如进食后仍不能缓解低血糖症状或出现昏迷,需尽快将患者送医院急诊,并告诉医务人员患者的用药情况。
糖尿病患者在平时不仅要控制好血糖,还要学会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应随时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及糖尿病急救卡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及适时加餐、坚持规律适量运动;按时做好自我血糖监测,记录饮食,以便随诊时进行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评估和剂量调整;糖友及家属应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熟知低血糖反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建议糖友们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合理规范的使用胰岛素,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附: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 9 步骤(胰岛素笔)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 年版)
(文字来源/药学部 梁少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