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关注 | 全区控烟工作做法和措施有哪些?近年来烟民数量是否有变化?权威回应→

作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2-06-02浏览:

      近年来,全区控烟工作做法和措施有哪些?近年来烟民数量是否有变化?控烟多年是否有减少?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Q1:全区控烟工作做法和措施有哪些?

      答: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在全区积极开展健康广西控烟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区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至24.4%,提前完成了2022年目标。一是推动控烟立法。出台了《自治区爱国卫生条例》,明确了控烟内容和违反控烟规定的法律责任,为控烟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加强无烟环境建设。全区无烟党政机关覆盖率从2020年的24.1%提升至79.03%。联合教育、妇联等部门,推动控烟工作向学校和家庭延伸。三是积极开展控烟宣传。结合爱国卫生月等纪念活动,宣传吸烟危害,普及控烟科学知识,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四是完善戒烟服务体系。组织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干预,全区40家医院设立了戒烟门诊,12320服务热线可持续提供线上戒烟干预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进无烟学校和无烟家庭建设,力争实现无烟党政机关全覆盖。指导各地开展控烟立法,加强简短戒烟干预和戒烟门诊建设。持续开展控烟宣传,引导广大市民摒弃和制止吸烟陋习,共同维护无烟健康环境,努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Q2:南宁市烟民的数据,包括数量、性别、年龄特点等,还有近年来烟民数量是否有变化,比如控烟多年是否有减少?

      答:南宁市吸烟情况,《南宁市控制吸烟规定》于2014年7月1日实施,法规实施前南宁市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30%,2020 年吸烟率为21.14%,2021年为17.70%,吸烟率降低了3.44%。吸烟人群主要是男性,吸烟人群中2020年99.23%为男性,2021年99.18%为男性,平均年龄为2020是46.70±11.88岁,2021年为48.01±11.64岁。

      Q3:结合今年“烟草威胁环境”的主题,二手烟、三手烟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是怎样的,比如残留时间、危害程度等。

      答:二手烟中的有毒颗粒物,直径大约0.1-0.4微米,远小于2.5微米,能长久地飘浮于空气或者吸附于物体表面。当有人在120立方米室内,吸第一支烟时,PM2.5值接近800微克/立方米,远远超过中国环境空气参考标准75微克/立方米。电子烟产生的二手气溶胶中,同样包含各种有毒物质,例如挥发性有毒化合物、颗粒物、重金属等。三手烟是指附着在衣服、墙壁、家具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这些有毒微粒肉眼看不到,短时间内难以消散。即便烟味散去,有毒微颗粒仍会长期飘浮或吸附于环境之中,被人体吸收。二手烟、三手烟,其毒性、致癌性不亚于一手烟,应引起我们群众的高度重视。吸入烟草烟雾即有害健康,二手烟虽然比直接吸入起到烟浓度要低,但也达到了致伤域值,二手烟有害成分可以长时间存在空气中尘埃、物品表面,不易消散。非吸烟者往往“享受”多个吸烟者的轮番轰炸,暴露时间长、致伤性很突出。一个人吸烟会造成一屋子多个人的被动吸烟,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即使短时间少量接触,仍能导致心梗、哮喘发作等疾病;三手烟是指烟民吞云吐雾后附着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短时间内难以被消散,三手烟所含的有毒成份包括氢氰酸、丁烷、甲苯、砷、铅、一氧化碳以及十一种高度致癌的化合物。烟熄灭后在环境中残留的污染物,烟品燃烧后会释放出潜在的毒性化合物,且会附着于头发、地毯、窗帘、衣服、食物、家俱、墙壁、天花板等各种物体的表面,即便烟味散去,但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粒,仍会存在于环境之中,残留在衣服和家具上的香烟气味能被人体皮肤吸收。通风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可能导致香烟的残留气味滞留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一旦经由接触进入人体,则会提高致癌风险。目前已经成为危害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之一。电子烟的二手烟也可能危害身边人的健康,电子烟产生的二手气溶胶中包含有毒物质(挥发性有毒化合物、颗粒物、重金属等),在某些产品中可能含量很高;吐出的二手电子烟气溶胶会增加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在室内尤其显著。尼古丁、颗粒物和一些潜在致癌物的浓度甚至超过了《公约》的建议;有理由认为二手气溶胶所增加的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会增加对身边人健康的危害。

      Q4:面对二手烟有何危害,它的严重性,周围的人怎么拒绝?

      答:大众对二手烟的危害认识严重不足。被动吸烟可引起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被动吸烟女性患肺癌几率比不吸烟高2倍。孕妇暴露于二手烟,可以导致自然流产、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和先天畸形等。二手烟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中耳炎和过敏性疾病等。二手烟会增加成人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的危险,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损害肺功能。门窗关不住烟雾的侵入,任何工程技术,例如排风、换气和指定使用吸烟区,不能避免非吸烟者接触烟草烟雾。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二手烟的危害,敢于拒绝二手烟,“被吸烟,我不干”,劝阻公共场所吸烟,社会交往不敬烟,当着他人的面不吸烟等。二手烟对健康危害很大,能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孕妇暴露于二手烟,可以导致自然流产、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和先天畸形等,二手烟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中耳炎和过敏性疾病等。二手烟还会增加成人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损害肺功能。二手烟对环境的污染是没有阈值的,只有建设全面无烟环境,才能消除二手烟的危害。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全面禁烟,要敢于说“被吸烟,我不干”,要拒绝二手烟,公共场所不吸烟,社会交往不敬烟,当着他人的面不吸烟。

      Q5:现在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口鼻类疾病低龄化,公共区域,尤其有孩子的地方,怎么抵制二手烟,做到无烟,专家有什么建议。

      答: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弱,更容易吸收有毒物质,影响身体健康。只有全面建设无烟环境,才能消除二手烟的危害。

控烟立法,依法控烟。近两年实施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版,以及我区于2021年5月开始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卫生条例》,从法律的角度减少烟草危害。二是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全面禁烟。与未成年人有关的场所全面禁烟。三是加强控烟宣传,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烟民不在禁烟区吸烟。四是积极开展无烟环境建设,全面推进无烟党政机关、无烟校园、无烟医院、无烟家庭创建活动。

      健康中国行动,将控烟行动纳入专项行动之一,充分动员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全社会力量,关注控烟、支持控烟、参与控烟,全面助力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被动吸烟同样引起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被动吸烟女性患肺癌几率比不吸烟高2倍,20%~30%肺癌是由被动吸烟引起;被动吸烟者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5%~30%,肺部疾病风险增加20%~30%;对孕妇、儿童的健康危害特别大,同样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口鼻类疾病低龄化的问题。要做好控烟工作,首先要控烟立法,依法控烟,为了人民的健康,制定全面无烟法规,使人群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率100%;加强控烟宣传,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烟民不在禁烟区内吸烟;积极开展无烟环境建设,开展无烟党政机关、无烟校园、无烟医院、无烟企业。(图文来源/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上一条: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下一条:喜迎二十大 热血践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