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长有“水泡”的肝脏——多囊肝

作者:肝胆外科 发布时间:2021-12-06浏览:

      什么叫多囊肝?估计很多人都会比较陌生。多囊肝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以遗传性的铜代谢障碍为主的遗传病,主要表现为肝脏内的囊肿,即肝囊肿,长在肝内的各个角落。肝囊肿可以理解为部分肝脏组织由“水泡”替代,到了疾病最严重的程度,“水泡”占领几乎整个肝脏,并影响肝功能,出现肝功能不全,甚至导致肝脏功能衰竭,需要做肝移植手术才能继续存活下去。肝囊肿的病人往往“水泡”还不止长在肝脏里面,还可以长在肾脏里面,即合并多囊肾,也可伴随其他脏器的一些病变。

上图为正常肝脏,下图为多囊肝

      多囊肝的其患病率为1/15800,但由于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因此其常会被人忽略。该病在女性中较为常见,症状也会更明显,因为女性外源性雌激素和多胎妊娠是囊肿进展的危险因素。当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肝脏功能,出现腹胀、间歇性或持续性右上腹不适和疼痛或呼吸困难,甚至会引起肝衰竭,出现精神状态萎靡,皮肤巩膜变黄,食欲下降等症状。囊肿破裂或内出血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和急腹症,并发囊内感染,压迫胆管者可致梗阻性黄疸。因此对于肝囊肿小且无症状的患者一般无需处理,而对于肝囊肿大且伴随症状的患者可选择B超引导进行囊肿穿刺术等手术治疗。

      肝胆外科甄宏云主任提醒大家: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食物的脂肪含量及总热量,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适当的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另外纤维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能减少肝囊肿发病的危险,可适量服用,肝胆外科咨询电话:0772-2699149。

      甄宏云,肝胆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擅长微创外科,腹腔镜行胆囊摘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疝修补、甲状腺切除、肝叶切除,胰十二指肠手术、脾切除等手术。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在省级发表2篇。先后到上海455医院,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进修深造。


(图片来源/肝胆外科 罗亚平)


上一条:我院儿科疑难与危重症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成功举行

下一条: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第一届住培临床教学查房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