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农阿婆于5月21日早上9点散步至跃进路二安19路公交车站时突发胸闷、头晕,随即晕厥倒地,现场热心群众立即上前搀扶老人并拨打120,还好约2分钟后恢复意识。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接到120指令后立即出车,接触患者后立即监护、吸氧,急查心电图立马发现端倪——心电图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刚好捕捉到患者的心脏至少4秒无法产生正常有效的心室搏动,进而导致大脑供血急剧减少,怪不得阿婆突然晕厥!

(患者发病时心电图)
“医生,我妈妈怎么会突然这样?有没有生命危险啊?你们一定要用最好的办法救她!”农阿婆的家属心急如焚地询问医生。“导致阿婆突然晕厥的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叫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室不能正常接收上级发出的跳动指令,从而出现暂时停搏。阿婆现在仍然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随时可能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甚至突然心跳骤停、猝死!张施明副院长也十分关心阿婆的病情,就目前的治疗方案我们一致决定,为了防止最严重的情况发生,当务之急,我们需要马上给阿婆进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心内科李杰副主任急人之所急,简明扼要的向家属解释病情,建议急诊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积极治疗。
家属了解清楚病情后便毫不犹豫地签字同意手术。为了给农阿婆争取宝贵时间,急诊科医生开启绿色通道,将病人直接送至导管室。导管室医生也向已经在等候择期手术的病人及家属解释情况,让急诊手术患者优先手术、抢救。“一键启动导管室!”、“导管室已激活!”李杰副主任与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后便马不停蹄赶到导管室更换手术衣、铅衣,在金义森医生的协助下迅速完成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心率终于提升至正常范围,危险暂时解除!
但是,植入临时起搏器只是紧急方案、权宜之计,不可能一直带着临时起搏器,更不可能背回家,拆掉后又会再次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办呢?为了防止房室传导阻滞再次威胁阿婆的健康,李杰副主任择期为阿婆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农阿婆恢复良好。

出院1周后农阿婆返院开药,她特地送来锦旗,对我们精湛的医疗技术、无微不至的护理关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称赞不已。同时她还一直在寻找当时为她伸出援助之手的好心人,希望能亲自感谢他。我们也希望能借助医院公众号平台帮她找到好心人,圆阿婆一个心愿!
【小科普】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呢?
要维持正常的心跳,需要依靠心脏里一个叫“窦房结”的结构。它如同心脏的“发电站”,能确保每分钟60-100次放电,且每放电一次就能通过“传导束”——也就是心脏的“电缆”——把电传给心肌,引起心脏收缩,通过心脏收缩把血输送到全身脏器内。
有时候心脏的“发电站”出了问题,导致电发不出来;有时候“电缆”容易出问题(比如电线“老化”或“断裂”),导致“发电站”发出的电路中断而无法输送到心肌里。无论出现哪种问题,都会导致心脏无法正常跳动,于是就会出现之前所说的头晕、黑曚、无力甚至猝死的情况。

按照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来解决问题:安装“人工电线”来代替中断的"电缆",安装“人工发电机”来代替罢工的"发电站"。这个“人工发电机”和“人工电线”,就是心脏起搏器和起搏电极。最后我们把起搏器和电极连接在一起,埋在患者胸前的皮下,切口只需缝合几针就行了。

心脏起搏器是非常成熟的手术,安装一个心脏起搏器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通过局部麻醉就能够完成,基本没有什么痛苦。
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目前起搏器越来越小,甚至还有胶囊大小的起搏器,基本不会影响美观。

心脏起搏器是现代医学中最常植入的器械之一,有了心脏起搏器的帮助,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许多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重新回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图文 心血管内科 李博超 审核 庞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