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0剂次!5月30日,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型新冠疫苗接种点开创了自疫苗开始接种以来,单日接种剂次最高纪录。当天至医院排队接种和进行咨询的居民接近5000人次,院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提前部署,把服务群众、保障广大人民健康作为首要任务,由医院临床、医技及各职能科室、学生志愿者、周边街道、辖区派出所多单位、多部门联动,迅速组建了一支高效、专业的疫苗接种服务队伍,保障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推进。
5月30日上午,大雨倾盆,医院疫苗接种点预计在上午8时准时开门为居民接种疫苗。但是,还没有开门就已经有很多居民前来在雨中等候,现场由学生志愿者和辖区街道工作人员组成的引导小组,不停地穿梭于人群中间,为居民讲解疫苗预约、登记的情况,及时将疫苗接种的最新动态传递给前来咨询的居民。
上午9时,等待的居民已经排起了长龙,将近十多米的队伍马上就要排到医院主干道上,现场维持秩序的任务骤然加重。为了让广大居民及时接种疫苗,尽量减少在雨中等候的时间。院党委、领导班子当机立断,立刻通过由保卫科工作人员、派出所辅警及医院保安组成的秩序小组,对现场秩序进行引导,根据预约渠道分流至多个队伍,再按照每队每次安排20名居民进入接种点有序放流,缓解了现场排队的压力。
在疫苗接种点内,由医院临床、医技及各职能科室组成的接种工作组严阵以待,工作组中的工作人员及医生、护士分赴咨询、登记、接种各个岗位,现场的每一个岗位前都排起了队伍,工作人员有的为居民进行疫苗接种禁忌咨询、有的登记居民的身份信息,接种台前,医务人员则有条不紊的为大家进行疫苗接种,一针接着一针,一剂剂疫苗为广大居民筑起健康屏障。
在留观室内,由于当天接种的人数较多,尽管留观室安置了很多座位,但还是被坐满了。一旦有观察结束的居民离开,现场值班的医务人员就拿着扩音喇叭,引导人们到有空位的地方就坐,在没有位置的时候,引导等待居民至留观室角落处等候,不占据主要通道。
5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的解读显示,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目前评估认为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收益远大于风险。医院在疫苗接种点设置了设施齐全的抢救室并配备了急救物资,以求将疫苗接种的各种风险降至最低,最大力度保障居民健康安全。
尽管5月30日当天有将近5000人次前来医院,但接种工作一直有序进行,直至下午6时许,当天的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完成。近段时间以来,医院疫苗接种点前来咨询、接种的人数骤增。医院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协同相关科室以及街道、派出所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推进接种工作,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做好移动接种及推动接种点接种等疫情防控工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同筑牢新冠疫情防线!(图文来源/宣传科 辜丽娜 审核/覃莲)
院党委书记覃莲(右一)在留观室检查
院党委书记覃莲(左二)在接种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