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盛放的五月,我们即将迎来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根据医院“2024年护士节优秀护士系列评选活动方案”,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评选,评选出2023年度护理质量奖6个科室、院级优秀护士50名、优秀护理管理者奖5名、优秀操作培训员4名、护理服务之星 49 名,夜鹰奖10名、提灯奖6名。他们是优质服务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领略白衣天使的风采……
优秀护理管理者奖:李仁华
为了不辜负那份信任,平凡却伟大

一眨眼,副主任护师李仁华在“平凡”的护理岗位默默耕耘了29个年头。有年轻护士问她“这么多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她笑着说“为了不辜负那份信任,平凡却伟大。”
李仁华回忆,她从事护理工作的第一站便是急诊科。凌晨两点多正在值夜班,一辆120呼啸而来,随后抬下一个浑身湿漉漉已经奄奄一息的年轻女孩,原来是跳河自杀。李仁华跟值班医生立即全力抢救,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苏醒后的女孩一直在低声啜泣情绪低落,李仁华担心女孩还会有过激行为,下夜班后没回家而是买了早餐给女孩并一直陪在她身旁,并尝试与她聊天,开导她。中午家属赶到后李仁华才放心回家。
2002年李仁华转战泌尿外科,一干就是22年。去年某天半夜,李仁华突然接到当班护士请求增援的电话,一位60多岁女性患者,肾结石术后突发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当班护士立刻进行紧急抢救,李仁华家住医院附近,五分钟内也迅速赶到,指导、协助护士建立静脉通道、采血、吸痰,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使用抗过敏药物,经过一系列抢救后,病人恢复心跳,李仁华又和护士一起将病人送到ICU进行进一步治疗。后来得知病人顺利康复出院,李仁华的心里暖暖的。
经过多年的磨砺积累,李仁华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每次巡房,都能一眼识别问题与隐患,然后指导护理人员解决与排除。护士姐妹们也时常调侃:护长,有你在,我们定!她带领泌尿外科护理团队改革创新,团队曾获优质护理演讲比赛三等奖、护理质量改善二等奖、柳州市“超能天使”大赛二等奖;
作为护理骨干,李仁华先后获得院级“护理操作技能大赛全能”、“星级护士”、“优秀导师带徒”、“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主持自治区自筹科研课题1项并结题、获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院内护理新技术3项、主持护理质量改善项目4项。
优秀护理管理者奖:杨秋秋
亲人住院,我是怎么做的,我对患者也应该这样做

2010年8月,杨秋秋成为了骨伤整形病区一名护士,骨科的患者大多数是需要卧床,大小便在床上解决的患者,为患者擦拭大便、更换衣物等早已习以为常。作为一名护士长,她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如果我的亲人住院,我是怎么做的,我对患者也应该这样做。”在日常工作中,杨秋秋时刻这样提醒自己,也要求科室的护理人员用实际行动来诠释服务理念。
2011年底,杨秋秋分管了科内一名因严重车祸导致高位截瘫气管切开的患者,每两个小时吸痰一次、叩背、打针、换药,对血压、脉搏、呼吸等做好监测,一点都不能马虎。患者因为长期的卧床,骶尾部巨大压疮,医嘱要求每半个小时翻身一次。因患者气管切开,每次翻身体位变化还有可能导致病情发生变化,杨秋秋都要备好简易呼吸器等抢救设备,随时进行抢救。因患者的体重比较大,翻身就变得异常困难,每次翻身、更换衣服后,整理各种管道,杨秋秋衣服的背部湿透,再加上频次比较多,杨秋秋腰椎间盘突出复发,那段时间每天都是吃着止痛药、敷着药膏上班。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虽然高位截瘫,但是也露出了难得的微笑,杨秋秋觉得辛苦都是值得的。
骨科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技术操作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每当看到患者在经历了漫长的治疗后重新站立,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杨秋秋说“幸运的是,我们是他们重获新生的见证者。”
杨秋秋踏实迈出的每一步,都成为了她护理之路上的坚石。她主持区卫健委自筹课题一项;发明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2篇;参加广西“外科创新护理模式及患者安全管理案例”获得优秀案例奖;先后被评为院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护理管理者”等。
(图文来源/宣传科 胡萍 泌尿外科 李仁华 骨科二病区 杨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