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2020级实习生李丹,2024年6月8日,是我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两周的最后一天。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与急诊科部分老师合影
第一天报到,陈新副主任向我们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急诊分诊流程、急诊重点病种的诊疗流程,介绍急诊科的抢救室、基本诊疗仪器、常用药物的存放等。她问了问题“你们知道你们来急诊科要学什么吗?”我当时才意识到,去实习要清楚自己要学什么,要有所准备,有目标有方向地去实习。

急诊科每天的学术早交班及疑难病例讨论,打造急救精英团队
每天早上八点交班时,韦建革主任都会组织全科的医师、护士老师们和学生对所救治重点病种的案例讲评,将临床实践与教学案例结合,强调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强化科室的学术氛围。先由老师们将救治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然后韦主任就启发大家,总结救治环节的得失。他告诉年轻医生、护士和实习生,在医疗过程中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来急诊科的病人一切皆有可能,病情会瞬息万变,要做好随时战斗准备。“在急诊要有逆向思维、先救命后治病”,“面对危重病人要永不放弃并敢于时刻亮剑”,“要关爱患者”,“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急诊也需要上医治未病”,还要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

陈新副主任指导实习学员

急诊护士为患者诊疗
在急诊科参加了几次由韦建革教授组织的病历讨论和典型案例分析,干货满满,迅速激发刚刚进入临床学习的医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启发临床思维,培养急救意识。每个问题都可以引出一系列医学知识点。除此之外,急诊科还有一些独特的急救思维方式和方法,我就不说是什么了,保持神秘感,准备来急诊科学习的同学,可以好好期待。
印象最深刻的是5月31号上午,急诊科老师们从院外按压回来一位心脏骤停的阿奶,经过全力施救,病人复苏成功。他们展现了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高水平的团队救治能力,是我学习的榜样。

急诊科医师与广西消防战士共同救治伤员

在这里学习的两周,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思维和意识上的改变。要成为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要素: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急救思维、医学基础知识和疾病诊断能力迅速判断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二要有全局观念和预见性思维,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接诊病人时,要全面细致地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要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疾病危险因素,保持高度警觉和敏锐的洞察能力,不能只关注局部症状而忽视整体情况和病情可能发展的结局。三要重视急危重症发病前的潜在危险因素,有“上医治未病”觉悟,早期识别疾病迹象,早期干预。四要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医精神。关心病人的同时,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要有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和人文关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急诊科韦建革主任组织全院创伤团队MDT会诊
来急诊科实习之后,更真实体会医护人员的不容易。老师们一进入科室就忙碌起来,在值班室,在抢救室,在120出诊的路上,争分夺秒,24小时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老师们时常不能按时吃饭,好不容易空出一点时间想吃两口饭,病人来了,老师只能停下来先去看病人,经常只能午餐和晚餐一起吃。

急救团队争分夺秒救治重伤员,转送手术室急诊手术
特别感谢我的带教老师黄河炜老师。我刚刚来实习不自信又很紧张,老师很耐心鼓励和指导我,给我示范很多基本诊疗操作,告诉我怎么询问病史,怎么查体,怎么初步判断病情,怎么看检查结果,怎么处理,怎么用药。也提醒我看到什么病种就回去复习,查阅和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感谢科室的其他老师,老师们也非常乐意教我,向我解释病人的病情病因和教我相关医学知识。必须要感谢护士老师们,给我机会并指导我去进行一些操作。谢谢科室的规培师兄师姐的关照,师兄师姐们非常友好,会和我分享学习方法,学习宝典和生涯规划。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实习搭子,虽然我们上班时间不同,但是每天都一起听病例讲评,我如果漏掉一些知识点,他就会告诉我,他还会和我分享他看到的典型病例的症状和体征。

韦建革主任带实习、住培、进修学员床旁教学

急诊医护在现场、救护车上对危重病人行人工呼吸回到急诊科场景

在今后的实习和工作中,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思维和知识技能在实际运用起来。争取也成为老师们一样的卓越医生。衷心祝愿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越来越好,祝急诊科的各位老师们万事顺遂,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文字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2020级实习生李丹 图片来源/急诊科 韦建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