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身边榜样•医师节】毛珍芳——康复医学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学科

作者:胡萍 发布时间:2024-08-19浏览:

  今年的8月19日,是我国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在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医院推出系列报道,讲述那些深耕医学,践行仁心仁术的优秀医师故事。今天,我们来认识“最美科主任”——毛珍芳。

  毛珍芳,康复诊疗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擅长脑血管病、脑外伤导致的偏瘫、失语、认知及吞咽障碍等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对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病等有丰富经验。

  2013年底医院筹建建立康复科,神经内科专业出身的毛珍芳对这个亚专业很感兴趣也觉得很有前景,去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修,后担任康复科主任。刚开始,科室就她一个医生、一个护长、12张病床,人员匮乏、设备落后,条件十分艰苦,跟神经内科共用医疗单元和骨科共用护理单元。面对困难,毛珍芳带着一腔热情和对事业的渴望投入到工作中去,进修、学习、培训、实践。

  当时很多人不接受康复科,觉得,生病了当然是回家康复啊?干嘛要多花钱在医院康复。面对这样的误解,毛珍芳主任总是带着微笑跟患者和家属耐心解释:“如果说其他医学学科是拯救生命的学科,康复医学就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学科。”康复科的第一个病人是医院附近某工厂的年轻职工,41岁突发脑梗到神经内科治疗,得知病人有可能本身瘫痪甚至长期卧床,病人和家属都很崩溃,以后该如何生活?毛主任找到了家属耐心介绍康复技术和理念,得到了认可,病人转到康复科进行进一步康复训练。“经过两个多月,他是走着出去的,吃饭、穿衣服、写字都没有问题,生活完全自理,还能从事简单的工作养活自己,现在都是自己到门诊复诊、拿药的。”毛主任很骄傲的说。类似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让不清醒的患者清醒过来,让不会走的患者走起来,让不会说话的患者说起话来,让不会吞咽的患者拔掉鼻饲管自己吃起饭来,让发育落后的孩子跟上正常孩子的步伐来,让心情郁闷的患者打开心结开心起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毛珍芳带领团队不断前进,研究伤、病、残者的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治疗、训练和处理,消除和减轻人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如今,康复医学科已拥有9位医生,其中2位为医院首席专家,13位护士,18位康复治疗师,开放床位48张。康复治疗师面向全院开展各种床旁康复,把握黄金时间尽快助力患者康复;护士们还将最新的康复理念和技术向全院各科室的病人做宣教,想病人所想,做病人所需,为病人守护健康。

(图文来源/康复医学科 毛珍芳 宣传科 胡萍)


上一条:“关注身高,助力成长”——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保科暑期义诊活动

下一条:总结沉淀再提升 凝心聚力谋发展——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召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