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康复之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下)

作者:罗琅 发布时间:2025-01-10浏览: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阶段三、阶段四的正文内容来啦!

  ACL解剖:前交叉韧带上端起自股骨外侧髁内面后部, 穿髁间窝,止于胫骨髁间隆起前方的骨面。部分纤维附着于外侧半月板的前、后角,有时有少量纤维直接附着于内侧半月板前方的骨面。


阶段三: 术后7-12周

  康复目标:

  1、屈膝达到健侧水平;

  2、增强下肢力量及本体感受训练;

  3、正常步态行走。

  训练方法:继续加强阶段二的训练,提高肌力、本体感觉以及柔韧性。

  1、单腿踮脚练习,双手借助物体支撑(如桌椅),患侧下肢踮脚站立保持5秒后重复,注意始终保持膝关节伸直。每组20次,每天3组,每组之间可休息15秒。

  2、半蹲练习,站立于椅前,半蹲至臀部接触椅子后(注意不要坐下或靠椅子休息),再缓慢站直,注意始终保持上半身直立状态。双手可握哑铃(逐步增加重量)增加锻炼强度。每组20次,每天3组,每组之间可休息15秒。

  3、自我训练,如双膝跪在床上,双手扶墙,身体重心往后坐,在可耐受的最大角度保持5秒,回到起始位,每组20次,每天3组。

  4、单腿强化训练(整体的小幅度跳跃,从双腿过渡单腿)

  (1)侧方踩台阶训练,患侧下肢向侧方踩上台阶,台阶高度选择10-15cm高为宜,缓慢伸直膝关节,保持上身直立,然后缓慢放低健侧下肢,当健侧脚触碰地面时(注意不要完全踩地),重复5遍为1组,每次3组,每组之间可休息15秒。之后每次锻炼,可多重复一次,增加强度,直至增加到10遍每组。在能轻松完成该强度训练时,再开始单腿滑墙练习。

  (2)单腿滑墙练习,背靠墙面,患侧脚放于墙面以远15cm左右处,单脚站立。缓慢上身靠墙向下滑移,同时屈膝屈髋,至90°左右,保持5秒后,再缓慢到伸直状态。强度同上。

  5、本体感觉训练,平衡板上抛接球(或蹦床上训练)。

  注意事项:

  1、练习时按要求分阶段完成,训练对平衡感有一定要求, 早期练习时可借助外界物体维持平衡(如桌椅),谨防跌倒。

  2、在术后6周时,如已恢复正常步态,则进行短距离活动时(如家中活动),可以不佩戴支具;但仍建议在进行长距离外出活动时佩戴支具保护至术后12周。


阶段四: 术后13-24周                

  康复目标 :  

  1、全面恢复下肢肌肉力量;

  2、提高心肺功能锻炼;

  3、参与轻强度体育锻炼。

  训练方法:可继续进行阶段二和三中的肌肉力量锻炼方式。

  1、敏捷梯子训练,包括“一格一步”、“一格两步”、“侧向单腿跳”。

  2、本体感觉训练,深蹲跳、单腿跳,侧方上下台阶,“之”字跑等。

  3、体适能,有氧运动训练(功率自行车、跑步机),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特定的强化康复训练,如使用各种康复机械,增强肌力,恢复关节灵活性等。

  注意事项:

  1、注意缓慢规范完成动作,可以增加抗阻进行练习,如进行抬腿练习时,在脚踝处绑沙袋,注意强度应控制在可耐受范围内,增加强度也应缓慢增加,避免引起膝关节过度疼痛不适,尤其膝关节前方疼痛。

  2、保护移植肌腱-避免摔跤和关节扭转,重新学习运动专项技能,降低再损伤风险。

  3、注意避免使用伸膝阻力机械、爬阶梯训练机;避免练习弓步以及超过90°的半蹲练习;避免过高强度的训练。

  ACL重建术后康复是一个阶梯式的恢复,关节角度、肌力、运动心理恐惧等因素等非常关键,专业个性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会减低二次运动再损伤的风险,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如果您有需求,请咨询专业的康复人士!

图片来源 康复医学科

文字来源 康复医学科 罗琅


上一条:外科学博士、泌尿系肿瘤研究博士后王富博教授到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学术专题讲座与学术交流

下一条: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寒假志愿者招募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