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急诊新护士成长日记(一)——我为能成为优秀的急诊团队一员而自豪

作者:郭林婕 韦建革 韦秀慧 发布时间:2025-03-14浏览:

  我叫郭林婕,一个刚毕业的新手护士。2024年2月我进入急诊科,在这里开启全新的工作方式。在这一年的工作之中,见证了急诊科老师们的“风风火火”,也见证了急诊科团队的卓越,特别是见证到无数个濒死的生命在急诊科团队的努力下起死回生,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无比自豪。一年的收获的成长和领悟不胜枚举,以一篇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成长。

(急诊科的学术交班一年280次左右,是急诊团队救治能力长期保持高水平的重要保证)

(急诊科陈新副主任为学员组织病例讨论,培养优秀的医护人员)

  初来乍到,我对急诊的工作完全陌生,非常感谢科室各位老师无私奉献的耐心教导。2024年2-3月,我几乎是以一个缓慢但深刻的过程在熟悉急诊的工作环境和护理的各项专科技术,即使是熟悉排班内容,我都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不得不说,十分慢热。在这期间,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一个优秀的教学医院和卓越的教学科室对我成长的帮助,也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各种优秀的品质和临床护理技能。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温暖关怀,使我有了迎接挑战最大的底气。

  非常感谢科室原护士长毛力红老师,初入科室便事无巨细地带我了解科室的工作环境,详细讲解了基本护理操作和急救药品,最重要的是她对待护理工作的那份认真严谨和对待病人的体贴关切,让我受益颇深。

急诊科张艺华护师为学生示教除颤仪使用(左三为作者)

  在前三个月里,我经常手足无措、应接不暇,诸位老师的帮助和急诊科室里的团结互助给了我极为深刻的印象,包括医护之间的协助互通,他们都在身体力行的告诉我,急诊是一个团体,在工作中,我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幸得到柳州市“百佳护士”罗静华老师的带教,她温柔、坚定又充满力量的带教风格给我带来很大的影响。她循循善诱地带领我学习、改正、总结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错误,帮我查缺补漏,陪我成长。

韦建革主任带年轻医师及住培学员查体,保证急诊病人的安全

  在这里,我有幸认识了我们的“大家长”,医院急救医学首席专家、急诊科主任、韦建革教授,“大医精诚”在他身上表现淋漓尽致。他学识渊博、幽默风趣且诲人不倦。刚开始,韦主任的早交班提问我几乎是没有准备也言之无物,在回答时紧张无措,但他给予我正面的鼓励,我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满了每一次交班会的知识。实践和理论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每一次韦主任主持的交班几乎立刻就变成了典型病例讨论会,科室的医师、护士和学生都参与其中,大家总能学到很多东西,都收获满满,并在临床抢救护理的病人当中得到体会和运用。我第一次协助处理那些心衰、呼吸衰竭、休克病重的病人是哪一天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交班笔记本上记下的东西却在我每一次处理危重病人时用上了。因此,我明白了急诊科的抢救为什么有这么高效,一个个危重症患者在大家的救治下一次次的起死回生,这是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团队“生命至上”的最好诠释。

(图为急诊科医护团队的救治场景,紧张、有序、高效)

  2024年2月初,我参与处理了几例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每一次都给我不一样的体会。针对不同呼吸困难患者的阶梯式给氧、简易呼吸器的灵活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镇静药的使用等,这些都是主任教给全科的宝典。按照这些宝典,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如有神助。

  2024年4-5月,我在自己的工作备忘录里也慢慢积累了很多的注意事项。跟在科花张艺华老师后边学习协助危重患者的处置,她教我如何完成一份合格的危重护理记录,出诊的路上也没停过地介绍急救物品的使用,每当学习过的内容我说不上来,她就会再次帮我补课。科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这样做的,她们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我提供帮助,更是以实际行动帮助急危重患者渡过难关,他们是生命的守护神,我觉得科室的医师护士老师们很了不起。

  2024年6月,靠着之前四个月多学习和备忘录,我开始自己独立上班,独立处理事情。第一次的慌张永远都让人记得,第一次在自己抢救班上接诊处理心脏呼吸骤停的病人,第一次独立完成抢救室病人的接诊,第一次带着呼吸机市外出诊,每一项都是及其难忘宝贵的经验。好在,老师们都在!也都一一化险为夷!我收获了自信,也见证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急诊科医护团队的工作状态是“生命至上”的最好诠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相信每一个急诊人都是在这样的压力和挑战之中不断成长。在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历练打磨自己,以新的心态,在急诊大家庭中更快成长。(文:郭林婕 图韦建革 韦秀慧 等)


上一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一)

下一条:【致敬“她”力量】繁花绽放、爱满产科——我们共赴春日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