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五一”坚守显担当 多学科协作抢生机——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救治重症车祸患者

作者:辜丽娜、韦建革 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

  2025年5月1日晚,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46岁的韦先生因车祸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命悬一线。医院多学科团队争分夺秒协作,成功实施高难度手术,最终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深夜紧急接诊 院前急救争分秒

  当晚21时12分,韦先生骑电动车与另一车辆相撞,当场意识丧失,头部多处开放性伤口,呼吸微弱。120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迅速评估伤情:患者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初步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医护人员立即实施气道开放、伤口加压包扎、静脉通道建立等急救措施,并紧急转运回院。21时44分,患者抵达急诊抢救室,此时其颅内压持续升高,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  

急诊科在进行院前急救


多学科火速集结 高效协作稳病情

  接到预警的急诊科学科带头人韦建革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胸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一病区、二病区、骨科等多学科专家迅速集结。21时47分,救护车抵达医院,早已候诊的医护团队立即展开二次评估。这时患者深昏迷、有鼾音,双侧瞳孔扩大,考虑脑疝压迫随时有呼吸停止风险,韦建革专家马上分咐"立即气管插管、准备呼吸机",从下令启动不到2分钟急诊团队就完成了人工气道及呼吸机支持,为患者生命续存提供了有力保障。随后送CT室在20分钟内就完成了头颅CT检查及胸腹脊柱等关键部位检查。看到情况危急,家属对于是否做后续手术及经济压力心存疑虑,韦建革专家和神经外科主任李松年进行宽慰,给予救治信心,同时医院开通了救治绿色通道,最终,患者家属同意手术。

急诊科正在对患者进行抢救


高难度手术攻坚 精准施救挽狂澜  

  面对脑疝危象,神经外科团队火速投入战斗。李松年主任作技术指导,池超超副主任主刀,实施“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联合手术。术中发现患者颅内压高达40mmHg,硬膜下血肿量约100mL,脑组织严重挫裂。团队精准清除血肿、修复受损脑膜,并置入颅内压传感器实时监测。经过不到3小时的鏖战,患者颅内压逐步降至正常范围,手术宣告成功。

神经外科实施实施“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联合手术


术后严密监护 患者转危为安  

  术后,患者转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动态调整治疗方案。5月2日上午复查CT显示颅内血肿完全清除,颅内压稳定,双侧瞳孔较术前明显缩小,意识状态逐步改善。“手术降压成功,救治有效!”神经外科主任李松年表示,患者已度过最危险阶段,后续将重点预防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同时,池超超副主任介绍,患者还有一正在读大一的女儿,患者可以说是家庭的顶梁柱,且经了解,其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宽裕。一开始,家属背负着经济和思想的双重负担,但秉着救死扶伤的医者使命,参与救治的专家们不断安抚家属、介绍手术的可行性,同时也与交警部门一起解释了车祸抢救的相关政府补助措施,打消了家属的顾虑,最终成功手术。  

手术后CT


节日坚守践初心 仁心仁术护生命

  “时间就是大脑,每延迟一分钟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韦建革专家感慨道。五一假期本是阖家团圆之时,但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岗位,以高效协作诠释医者担当。此次抢救中,急诊、神经外科、胸心血管外科、普外科一、二病区、骨科、影像医学科及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无缝衔接,从院前急救到手术成功仅用3小时,再次彰显了医院应对急危重症的救治实力。  

  目前,韦先生正在康复中,家属对医护团队的专业与奉献深表感激。这场生命保卫战,不仅是一次技术与协作的胜利,更是医者仁心在节日里的最美诠释。


图文来源 | 宣传科辜丽娜文 急诊科韦建革、神经外科供图





上一条:西医院里的中医力量——带状疱疹治疗新篇幅

下一条:勇战重症堡垒,捍卫生命尊严——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获第二届广西科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