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针”挽回“面子”

作者:陆良珊 周元鼓 发布时间:2025-06-30浏览:

  近日,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面神经脉冲射频术,为一名周围性面神经瘫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经过治疗,患者面部功能显著改善,效果良好。这是我院神经外科首次开展此项技术,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面神经疾病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

  此次接受面神经脉冲射频术治疗的患者李先生(化名),因不久前不慎跌伤后枕部,CT检查提示右侧枕部头皮软组织稍肿胀,予止痛、活血散瘀等处理后好转。近期晨起刷牙时出现鼓腮漏气、口角歪斜,立即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拟“面神经损伤”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后进行了药物治疗、针灸理疗、高压氧治疗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因此十分沮丧。

  考虑到患者正值壮年,神经外科科主任李松年主任医师立即开展了多学科会诊,就该患者的情况进行讨论。经过神经外科科主任李松年主任医师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决定为其实施面神经脉冲射频术。

     

CT三维重建确定穿刺部位

术中连接电极进行脉冲治疗


  手术在医务部副部长谢正德主任医师指导下,由周元鼓副主任医师主刀,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面部功能逐渐恢复,口角歪斜症状明显减轻,眼睑闭合正常,患者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面神经脉冲射频术,为周围性面神经瘫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神经外科团队将不断探索和创新,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知识科普


  一、什么是周围性面神经瘫?

  周围性面神经瘫,俗称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如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等。多为面神经受损引起,如病毒感染、外伤、炎症等。周围性面神经瘫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美观,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以往,周围性面神经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等,减轻面神经炎症和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的患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物理治疗如针灸、按摩、理疗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部肌肉功能,但治疗周期长,且疗效个体差异较大。手术治疗则主要针对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创伤和风险。

  三、面神经脉冲射频术:开启面瘫治疗新篇章。

  面神经脉冲射频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技术,它利用脉冲射频产生电场,对病变的面神经进行精准调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 微创无痛:手术仅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细针穿刺,对患者的创伤极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

  • 精准安全: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医生可以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有效避免了对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 疗效显著:通过调节面神经的电生理活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面瘫症状,使面部表情逐渐恢复自然。

  •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瘫,尤其是对于那些病程较长、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文字提供:神经外科 陆良珊

                    图片提供:神经外科 周元鼓


上一条:稳糖新“镜”界——西医精准管理 + 中医外治调理,双管齐下!

下一条: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部在第一临床医学院召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办公室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