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里,医护人员用精湛技艺与细致关怀,精准守护着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

精准定位、绘制畅通蓝图:新内瘘首次使用时,医护人员运用B超定位,使用黑色记号笔,依据患者个体血管特点,在患者手臂上严谨绘制清晰通路图。这幅标记蓝图,是确保每一次血液透析顺利通行的关键起点。

超声导航、突破穿刺难题:面对疑难复杂的内瘘血管,超声引导穿刺技术成为“明亮慧眼”。超声屏幕实时显示血管走向,引导穿刺针精准进入,有效规避风险,提升复杂内瘘的穿刺成功率。

教学相长、经验化为辅:血液净化室廖婷婷副主任医师带领通路团队,将疑难病例转化为生动教材,屏幕影像同步展示内瘘结构细节,团队成员围聚观察学习。这种实时、直观的教学模式,加速了团队经验沉淀与能力提升。

守护见于细微日常、筑牢安全基石:医护人员不间断地巡视病房,或俯身细致查看患者血管搏动与管路情况,或运用便携式仪器进行监测。严谨的常规检查如同“地毯式查检”,是及时发现隐患、确保每一次治疗安全平稳的坚实保障。从蓝图绘制、精准穿刺、实战教学到不懈巡查,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室构建了一套“人技结合、医护协同”的血管通路立体化管理体系。精准与守护在这里融为一体,无声传递着对患者生命的敬畏与担当。
肾内科血液净化室
文字:肾内科血液净化室 黄礼伟、何美云
图片:肾内科血液净化室 黄礼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