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二年级学生郑馨菲,2025年8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见习两周。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医学的严谨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急诊团队转运抢救成功的危重病人进一步检查的场景
急诊科团队在医院首席急救专家韦建革主任医师领导培养下,是一支敢于时刻“亮剑”的急救队伍,队伍中每一个人都是耀眼的星:韦建革主任医师德高望重,不厌其烦的耐心教导;陈新副主任医师协调统筹整个科室稳定、高效地运转;黄妍副主任医师工作沉稳冷静、从容不迫;吴广知主治医生思维敏捷、细致严谨;韦秀慧护士长周全,细致全面;谭苏妮副护士长善思考、肯钻研,行动力强;毛力红主管护师耐心细致、勤恳善良,深得病友好评……急诊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亲眼目睹急诊团队抢救的多个危重症病例比如休克、急性呼吸衰竭等全程,从120出诊到院内抢救,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流程一气呵成、高效。这种高效的协作让我明白,医学不仅是个人能力的展示,更是团队力量的凝聚。


急诊团队在抢救危重病人中
韦建革老师言传身教,将责任心和人文关怀融入每个细节:细微到弯腰为患者拾拖鞋,提醒我们推平车转送病人的时候,需要关注躺在上边的患者感受……。他对年轻医师护士、学生同样负责,早交班时以病例开展教学,锤炼临床思维,强调"上医治未病",缩短了学生们成长的时间。

急诊科医师蒋阿妹亲切地查看病人的场景

急诊科主管护师李春晓老师身着铅衣提着呼吸机独自一人在CT室内,守护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
终身学习是医生的必修课。急诊科的工作与学习氛围让我感动。韦建革主任用医圣裘法祖的话告诫我们“做学问要知不足”,我看到,他指导的医护团队从院前接回一名“昏迷倒地”的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及查体,准确判断为排便困难、剧烈腹痛、大汗虚脱而导致严重休克,精准施救转危为安。吴广知老师还示范了AI辅助诊断的应用,展现了传统经验与前沿技术的融合。

作者参加的韦建革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急救思维培养专题培训

作者(中)观摩韦建革老师认真指导全科转岗学习班学员读检查报告
这两周的急诊见习在我心中点燃了医学的火种,我将以韦建革老师和急诊科团队为榜样,追求卓越医术,践行人文关怀,坚持终身学习。(文:郑馨菲 图: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