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高级专家风采】⑧“生死门”后的无悔坚守 “80后”的医者担当——记我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潘涛涛

作者:胡萍 发布时间:2025-10-11浏览:


专家简介

  潘涛涛,中共党员,研究生班,主任医师,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住培轮转科室教学主任。广西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中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柳州医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心肺脑复苏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型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心力衰竭、重症感染等各种急危重病的救治。主持开展并熟练掌握国家级限制类技术——体外生命支持救治技术(ECMO)、自治区限制类技术血液净化以及机械通气、呼吸内镜、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等重症医学的各种监测和诊疗技术。

  2006年大学毕业后潘涛涛就来到我院重症医学科工作,当热血的医师誓言蜕变成折射着生命重量的铜镜,他始终以专业为盾、以医术为甲,每日与死神竞速,坚守着这道“生死门”。

每分每秒都关乎生死 耽误不得

  “120接回一位患者,发生室颤、心跳骤停,持续心肺复苏抢救中,生命危在旦夕,急需ECMO支援!”身为医院ECMO组组长的潘涛涛带领ECMO团队迅速赶到急诊科。患者家属同意后立即启动ECMO急救流程,VA-ECMO插管、ECMO预冲调试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潘涛涛一声令下“管道连接成功!开始转机!”随着ECMO运转,患者散大的瞳孔较前回缩,对光反射灵敏!10分钟后,患者可以无意识抬手!随后ECMO团队将患者转移到导管室,仅20分钟急性闭塞的左冠状动脉主干血流恢复,术后转入ICU。像这样的生死一线随时发生,潘涛涛已经百炼成钢了。“自己必须变强,越强越好,因为每分每秒都关乎生死,耽误不得。”19年来,潘涛涛妥妥的奋斗者姿态——一边忙临床救死扶伤,一边进修和学术交流等学习前沿技术,一边在职读研提升自己,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主任医师,这正体现了80后年轻医者的担当。

生死时刻显身手 守护生命最后防线

  在“生命的战场上”,潘涛涛多次带领团队力挽狂澜,一次次创造出生命奇迹。2024年,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严重休克的感染性休克+甲亢危象的患者。他果断启动救治预案,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生命支持为患者争取最后一线希望。但患者又因重症感染、炎症风暴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肾脏、肝脏相继出现衰竭,存在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禁忌症。多学科会诊后,决定为患者实施ECMO基础上联合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清除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炎症介质等,以减轻炎症损伤,替代肾脏、肝脏功能。鏖战97小时,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团队作战 共托生命之重

  潘涛涛各方面都以身作则,工作中24小时待命,假日随叫随到、主动轮值夜班;对患者细心、耐心、暖心。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引进新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多生机;经常组织病例讨论、技能培训,医护配合默契无间。作为科室副主任,他狠抓科室质控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指导团队获2023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评选“百佳病案”前10名;指导团队获2023和2024年医院“病例比赛一等奖”;2024年护理团队在全区科普案例竞赛中夺冠。

生命至上,先锋护航

  作为内科第二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潘涛涛以党建引领重症救治全流程,将党的宗旨转化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具体实践,树立“生命至上,先锋护航”为党建品牌,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模式。设立“党员先锋岗”,推动科室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荣获管理绩效奖一等奖;推出“温馨护理日”“家属陪护期”等服务改善就医体验,成为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标杆。

  因表现突出,潘涛涛先后获广西科技大学校级优秀党员,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级优秀党员、最美科主任、十佳医生、优秀质控员、优秀指导医师、先进抗疫工作者等称号。


(图文来源/宣传科 胡萍)


上一条:热血汇聚医者情 同心共筑发展梦——我院成功举办无偿献血公益系列活动(一)

下一条:广西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召开临床专业认证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