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作者:全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10-25浏览:

  每年公历10月24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210°时是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从秋到冬的过渡节气。此时气温骤降,甚至降到0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霜花,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霜花虽然细微如针毫,却也有着雪花一样的六角形,且结构疏松,让人颇生怜爱之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此也有记录:“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在气象学上,通常把秋季降下的第一次霜称为“早霜”或“初霜”。初霜也叫“菊花霜”,因为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而这仅仅只是开始。霜降作为自然现象会长期存在,直到来年春天最后一次降下“晚霜”或“终霜”。终霜到初霜之间的时间段,就是通常所说的“无霜期”。

  准确地讲,“霜降始霜”只是黄河流域气候特征的反映。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全年霜降的天数,各地差异很大,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多达200天以上,连夏季都会霜降,是我国霜降日最多的地方;而福建及两广沿海地区霜降日甚至不到1天;至于云南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等热带地区的人们,则根本没有机会见到“霜”。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以兽祭天。

  •二候草木黄落

  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天,西风漫卷,树叶都枯黄掉落了。

  •三候蛰虫咸俯

  蜇虫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之美,蜂蝶不见踪迹,蛰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作准备。


传统习俗

  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从中医来说,柿子有润肺养阴、清热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饮食起居

  此时节要顺应气候变化,做到“秋冻”有节,勤添衣物,霜降后尤其要注意减少“秋冻”,注意保暖。运动时动作应和缓,不可大汗淋漓,以免令机体抵抗力削弱。可选择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等传统功法。

  饮食宜食百合、萝卜、莲藕、银耳、乌骨鸡、鸭肉、鸭蛋等润燥食物,而秋瓜坏肚,西瓜、黄瓜等过于寒凉的食物要少吃或不吃。(第一临床医学院全媒体中心胡瀚月讯)




上一条: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重阳节义诊服务活动

下一条:“朋辈领航,同心互助”——广西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第二届本科生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赛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