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急性心肌梗死情景模拟课程的学习热情,近期,我院临技中心模拟师资团队又连续开展了两次“急诊多发伤”情境模拟课程。两次课程,同一例,不同的导师与学员组合,碰撞出截然不同的救治思路与结果,以“实战”锤炼住培学员的急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模拟案例设定为一名车祸多发伤患者,120急救车送入院,入院时已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危象,主要诊断为“张力性气胸合并失血性休克”。这一急症要求医生在黄金时间内快速识别、精准干预——从快速评估、团队分工、到胸腔穿刺减压,每一步都是与死神较量的关键。课程主要目标是展示创伤救治中的团队合作技能,应用相应流程完成对创伤患者的快速初步评估、二次评估及病史采集、生命体征获取并针对性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第一次课程运行由急诊科副主任陈新副主任医师担任导师,住培学员外科二年级罗远熺医师主导模拟诊疗。他与其余五名住培医师外科庞午权、全科姚莹莹、内科陈梅、罗检宁、骨科倪长江组成一组,协同完成整个情景模拟课程的运行。接诊病人后,团队首先对患者进行了简单的病史采集和查体,针对患者呼吸困难和低血压临床表现做出了相应的处理,给与面罩吸氧、开通两管输液、药物处理等。根据患者表现出的呼吸困难、“三凹征”等现象、结合病史,最终确诊为“张力性气胸”,并在课程设置时间内完成了病例处置。团队注重查体基本功,通过逐步排除法最终精准定位病因,体现规范化诊疗思维。

第一次课程运行现场

急诊科副主任陈新复盘现场
第二次课程运行由骨科一病区负责人覃刚主任医师担任导师,2024级外科罗安森主导模拟诊疗,与其余三名骨科住培医师陈虎、罗永进、吴文兴共同完成模拟病例运行。学员凭借更多临床经验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罗安森医生根据患者紫绀、气管偏移等典型体征快速识别患者张力性气胸,果断进行了胸腔穿刺减压术。手术科室团队雷厉风行、快速完成了模拟病例的急救流程,展现“时间就是生命”的急诊理念。

第二次课程运行现场

骨科一病区负责人覃刚复盘现场
两场课程结束后,指导老师都分别进行了深度的复盘,他们以观察到模拟过程中的学员表现的行为为切入点,引导学员对整个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讨论,逐步让学员们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掌握了多发伤病例的处置流程和临床思维。学员们表示:“这种情景模拟加复盘的教学方式非常实用,让我们真正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参加模拟课程后明白了自己在操作和思维上的不足,以后学习更有方向了。”、“两次模拟,不同老师的复盘,让我从多个角度理解了多发伤张力性气胸的救治要点,对团队协作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同的导师,不同的学员,运行同一个案例,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医学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一次模拟中的"惊心动魄",都会为真实临床中的从容不迫积蓄力量。
(临技中心 伍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