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心声

【特色技术】心脏康复利器——体外反搏治疗

作者:黄红叶 发布时间:2024-09-28浏览:

  9月24日,通过体外反搏治疗后出院的患者韦师傅,给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们送来了锦旗,以表感谢之情。

  61岁的韦师傅有多年的高血压、冠心病病史,2021年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入院,尽管接受了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是仍有反复心衰、心绞痛症状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逐渐变得悲观失落,不信任、不配合治疗。

  今年因心衰、心绞痛再次入我院心血管内科,医生综合评估,给患者进行了心衰综合治疗以及心脏康复治疗,并多次进行心理疏导。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睡眠质量也得到改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患者给科室医护人员送来锦旗


  从刚开始的不信任、不配合,到现在的真诚感谢,心脏康复到底有什么样的利器?

  一、什么是体外反搏治疗?

  体外反搏(EECP)是一种治疗多种缺血性疾病的无创性辅助循环技术。它通过在患者的小腿、大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在心电R波的触发下,气囊由下至上序贯充气,挤压人体下半身的动脉系统,在心脏的舒张期将血流驱回至人体上半身,从而改善心、脑等重要脏器血流灌注,同时可使双下肢静脉回心血流增加,从而提高心输出量。其改善心脑缺血的传统疗效已获公认,同时能有效保护血管内膜,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损伤。

体外反搏治疗的独特之处是在无创伤、轻松、舒适中进行血管内血流加速运动,被誉为“不需要外科的心脏搭桥”“被动的运动”“躺在床上的马拉松”,对于脑血管、五官科、外周血管疾患、亚健康等疾患均有独到疗效。

患者在接受体外反搏治疗

  二、体外反驳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体外反搏在心脏舒张期通过气囊充气序贯加压,驱动人体下半身血液返流至主动脉,使产生舒张期增压波。当气囊压力达到0.4 kg/c㎡时,主动脉舒张压达到150~170 mmHg,这一作用是其他治疗方法不可能实现的。其效果是增加了冠脉舒张期的血液灌注,提高了心肌缺血区与非缺血区的压力阶差,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在增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液灌注的同时不增加心脏的负荷。

  三、体外反搏为什么对高血压、高血脂症患者也有益处?

  体外反搏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舒展和收缩因此趋于平衡,增加外周血管的血流应切力,从而使血压减低,明显减少降压药用量。体外反搏通过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把血液中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运送到肝脏由胆汁消除,同时能够增加血液中人体有益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四、体外反搏的适应症有哪些?

  最佳适应症为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植入/冠脉搭桥术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1-3级);高血压等。其他方面还有:

  1.慢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梗死(包括腔隙性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眩晕综合症(脑源性和颈源性);血管性头痛等。

  2.眼科疾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早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3.康复、保健、消除疲劳: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亚健康人群和老年人的保健。

  4.其他疾病:突发性耳聋;血管性阳痿;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末梢循环障碍;缺血性肾脏疾病等。

  五、体外反搏的禁忌症有哪些?

  1.中至重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夹层动脉瘤;

  3.显著的肺动脉高压;

  4.各种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或用抗凝剂,INR>2.0;

  5.各种心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并有心功能不全;

  6.活动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

  7.反搏肢体有感染灶;

  8.未控制的过高血压(>170/110mmHg);

  9.未控制的心律失常,包括频发过早搏动;

  10.严重的左心衰竭;

  11.严重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变;

  12.妊娠。

  体外反搏应该是心血管“系统性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外反搏是心血管康复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丰富了心血管康复的内容;外反搏兼具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两大作用(治疗器官缺血、保护血管内皮)。通过韦师傅的病例,我们可以看到体外反搏在心脏康复治疗中的显著效果,为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我院已开展体外反搏治疗、心肺运动实验等心脏康复技术,如果您身边有相应需求的患者,可到我院心内科及心脏康复门诊咨询。

图文来源/心血管内科 黄红叶


上一条:“陈”心诚意的感谢 锦旗感谢信暖医心

下一条:【医患故事】一面锦旗,一份深情厚意,一份前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