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从2021年开始指导医联体单位胸痛救治单元建设,至今已在医联体范围内签约基层胸痛中心2家、胸痛救治单元15家。其中来宾市忻城县域范围内1家基层胸痛中心及12家胸痛救治单元全部通过国家现场核查。据悉,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目前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由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牵头全程帮扶整个县域胸痛救治建设,使得整个县域胸痛救治体系全覆盖并通过核查的胸痛中心。充分体现该院胸痛中心高标准、严要求的指导建设原则,建设速度快、效率高,为胸痛救治开辟快速通道,使得区域内广大病友受益。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团队对果遂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多次进行指导,其成为忻城县域首家通过现场核验的胸痛救治单元。

对忻城县思练镇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

对忻城县新圩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座谈。

对忻城县北更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开展急救演练。

对忻城县红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开展接诊胸痛患者演练。

对忻城县古蓬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开展接诊胸痛患者及心肺复苏演练。

对忻城县遂意乡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开展联合查房。

对忻城县大塘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对忻城县欧洞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对忻城县马泗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对忻城县安东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对忻城县城关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指导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2023年4月20日至23日,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12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上,经该院胸痛中心指导的医联体单位忻城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忻城县果遂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忻城县思练镇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忻城县新圩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忻城县北更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均上台接受国家胸痛中心授牌。

2023年4月22 日举行的国家胸痛中心授牌仪式中,该院指导的医联体单位忻城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上台接受牌匾。


2023年11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心血管健康大会上,经该院胸痛中心指导的医联体单位忻城县红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忻城县古蓬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忻城县遂意乡红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忻城县大塘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均上台接受国家胸痛救治单元授牌。
截止2023年12月14日,该院指导的忻城县安东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忻城县欧洞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马泗乡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城关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顺利通过国家胸痛联盟现场核验。至此,忻城县成为来宾市第一个全覆盖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的一个县。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永远在路上,本年度获国家级牌匾的各医联体单位均表示本次授牌是对之前工作的总结和肯定,接下来需继续总结经验和不足,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就医获得感。
截止2023年12月4日 ,目前全国胸痛中心的数量已达到了5700余家,其中2660余家已通过了胸痛中心标准体系认证,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数量超1.1万家,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多发生在起病的1小时以内。建设胸痛中心就是为患者构建从发病到救治的全程绿色通道,让患者在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内被抢救。目前,胸痛中心建设已覆盖全国90%的区、县。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100万人。中国已初步形成了急性胸痛救治网络,打通心梗救治绿色通道,心梗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胸痛中心是急性胸痛救治网络,是由不同的科室组成,可以对胸疼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能够及时诊断和治疗胸痛的患者,尤其是能够及时识别危重的胸痛患者,其中包括肺栓塞、张力性气胸、主动脉夹层以及急性心肌梗死。避免患者延误时间而影响愈后,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以胸痛为主要症状到医院去就诊,通过快速询问病史,完善心脏的体格检查,并且做心电图、心肌酶等,如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以绕行病房,直接就诊到医院的导管室,进行心肌的再灌注治疗。越早进行再灌注治疗,越早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如患者遇到胸闷、胸痛不缓解,或伴有晕厥、气促、濒死感、大汗淋漓、肩背部放射痛等症状,请原地休息,并立即拨打120急救。该院急诊科电话:0772-2522222,该院胸痛中心将竭尽全力为患者排除病痛。
图文 心血管内科 吴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