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患者来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医生,我的头好晕,今天早上起床突然就感觉天旋地转,不敢走动,很难受。”经过医生为患者进行Di-Hallpike试验检查,确诊为“耳石症”。
耳朵里面还有“小石头”吗?其实,这“小石头”实际上是指存在于内耳椭圆囊或球囊内附着于毛细胞的纤毛上方的胶体膜,此膜是多层以碳酸钙盐结晶为主的颗粒,由于其形状(成分)像石头,故称为“耳石”。

耳石症,也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眩晕疾患中最常见者,它通常是由于耳石(一种在内耳中的微小结构)从正常位置移动到错误的位置所引起的。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在改变头位时在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移动而率引内淋巴及嵴顶移位。从而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眩晕、眼球震颤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如起床、卧床、抬头、低头等。在床上翻身的时候可以诱发眩晕,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几秒或几十秒不等。
耳石复位是目前治疗耳石症的主要方法。其原理是借助定向的头位活动及摆动,使耳石依靠自身重力作用逐步从半规管重新回到椭圆囊,使耳石不再影响半规管的动力学作用,从而使眩晕症状得到缓解。
如您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眼球震颤等症状,请及时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