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感动】肾友自述:我的肾衰抗争之路

作者:肾内科 发布时间:2022-06-06浏览:

     

      我叫覃业元,是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室的一个“老”患者,虽然只有30岁,但是已经在医院透析10多年了。

      我出生在乡下,2岁多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开始总是解血尿,家里人着急的带着我在县医院、市医院看了很多次都没有好转。13岁,在南宁做了肾活检,结果说我得的是一种遗传疾病——Alport综合征。这个病很少见,目前为止也没什么特效药。17岁,我的肾脏就顶不住了,一化验已经到尿毒症、肾衰了,于是我开始了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透析之路。

      刚开始,对于透析我也很恐惧、很排斥,透析打的针比一般的针粗得多,看着鲜血从自己的身体流出,经过大大的透析机再输回自己的身体。透析完之后,还会有各种不舒服,另外家里经济也不宽裕,不知道夜里我默默地流了多少眼泪。也许是看我年纪小吧,科大一附院血透室的医生护士们的都不断地安慰、鼓励我,经过一段时间的透析,我的身体渐渐适应了。

      可是,当时新农合报销后的费用也超出了家里的负担能力,为了省钱,我没有按时透析,结果经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并发症住院。当时,还没退休的肾内科高主任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阿元,规律地进行透析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减少住院的次数,才能真正的省钱”。听了高主任的话,我每周按时透析,病情也稳定了很多。后来国家给我办了低保,我的治疗费报销更多了,对控制好病情更有信心了。

      10多年前,没有这么多透析中心让病友选择,像我这样住得远的只能早早赶车到医院,透析完后再赶车回家,回到家里天都黑了,而且路费、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于是,家里给我在医院附近租了一个小单间,因为父母得在老家工作给我挣医药费,10多岁的我,就这样一个人在柳州独自生活。一个人的饭不好做,血透室的唐老师她们经常给我塞吃的,有时是包子馒头、有时是盒饭、有时候是水果,也许是怕我不接受,她们总说是买多吃不完的,但是我知道,他们是特意买给我的,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还记有一次,我骑自行车摔伤了,肩膀痛得受不了,又是血透室的何老师大半夜陪着我跑上跑下的拍片、拿结果、办住院手续、拿药……我又忍不住哭了,不是因为太痛,是因为实在太感动。小小的我一个人在柳州治病,无依无靠、无亲无故,但我常常能感受到温暖,并不孤独。

      因为疾病的原因,我通过网络结识了很多和我一样患病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治疗效果,互相打气,他们也给我传递了很多正能量,有一些还给我介绍工作,让我能自食其力。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爱好,跟朋友们一起骑车去看多彩的世界。得到帮助的我也想继续传递这份能量,于是我也在肾友群里给那些新进血透的朋友们讲解透析的必要性和自己的透析历程,帮助他们克服透析的恐惧、树立生活的信心。

      目前我病情稳定。一路走来,我要感谢家人、朋友、医务人员的支持和祖国母亲的关怀,心向阳光,才能储存光明、超越痛苦、拥抱美好。透析病友间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的互帮互助,都值得与大家分享!


肾友覃业元口述  肾内科吴柳秀整理记录


上一条:【涨知识】血脂查什么?血脂七项怎么看?

下一条:“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志愿奉青春”——广西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鱼峰公园清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