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医院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党史、廉洁从医从教”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一)

作者:门急诊第二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11-22浏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廉洁文化,养成廉洁风尚,落实立德树人和治病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6月,我院开展“学党史、廉洁从医从教”征文比赛活动,以全院21个党支部组织,向医院(学院)各部门(科室)教职工(含离退休教职工)、本院规培、进修实习生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在校生征稿。

      全院医务人员及教职工积极参与,共征集到作品44件。按照征文比赛活动相关要求,经过评选,最终《无名之辈》《第四通电话》《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廉洁从医》《那个人》《我有“粮草弹药”,保你“冲锋陷阵”》6篇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这些获奖作品内容,主要表现了我院医务人员及教职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拒收“红包”、廉洁自律等医疗教学工作中涌现出的榜样和身边的感人故事,讲述了在平凡岗位中铸造不平凡的业绩,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他们的感染力,胜过千言万语。

      现将获奖作品分批推送给大家学习鉴赏,以优秀作品和身边的榜样,弘扬廉洁文化,涵养廉洁力量,弘扬正能量,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医院(学院)氛围环境,推动我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无名之辈


      我是一名不起眼的公卫医生。今年4月,在领导的指派下,我来到医院的新冠疫苗大型临时接种点,做起了新冠疫苗接种的现场管理工作。在这里,我见证了每一位我认识的、不认识的、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同事们,在这个被人群和话题围绕的接种点上,是如何用汗水浸透工作服的。


      第一个人是我们现场管理组的工作人员。

      圆乎乎、胖噜噜是大家对她的第一眼印象。但与外貌不一样的是,她那果敢的性格和敏捷的身手。在现场,她总是冲锋在第一线:炎夏时期头顶烈日给排队接种的居民发放入场凭证,抑或拿着扩音器在一群群居民面前做解释工作直到声音嘶哑,抑或在咨询、登记、观察的岗位空缺时立即顶上,抑或碰到意外晕倒的病人立即用她矮胖的身躯背起病人转入抢救室进行检查……

衣裳湿透是她的常态,我曾闻到过她身上的味道,也曾见过她白大褂上发黄的汗渍。但我更愿意称之为荣誉勋章,这是一名医务人员在岗位上奋斗的成果。


      第二个人是我们咨询登记组的工作人员。

      她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娇小又充满智慧。她原本是一名儿科医生,同样是在医院的指派下来到了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从疫苗的禁忌症咨询到接种系统的使用,无一不精通,仿佛没有问题能难倒她。脱下工作服,瘦弱的她是现代版的林黛玉,是一位年轻的母亲;穿上工作服,她就是“老师”、是“医生”、是“女超人”。因为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她每天都是最早到、最晚回的那一个人。每当碰到我们咨询组的医生无法为居民解答的问题时,她就出现了,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能为我们解答各式各样的问题,还能把居民安慰得熨熨帖帖。难以想象我们需要把这么一个看起来娇小可爱的女医生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但有她在我们就万分安心。


      第三个人是我们医疗救治保障组的工作人员。

      第一眼初见是在医院急诊科,我有一丝惧怕,因为她身上带着一股威严和正气。但来到接种点后与她共事,才发现这位同事身体里隐藏着的能量非常宝贵。作为医疗救治保障组的成员,她在处理所有意外情况都非常的熟练从容,她甚至能通过自身淡定的情绪去感染患者,让患者减轻焦虑。从接种点开诊到现在,我们曾经历过两次在居民尚未接种时就突发心梗的情况,但两次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这与快速果断的发现、诊断、处置是分不开关系的。她的威严,是廉洁奉公带来的威严;她的正气,是在临危不乱时留下的正气。这一股威严和正气环绕着我们,为前来接种的居民保驾护航。


      这些人,他们就藏在这个群体中,就站在我们身边。他们每天默默无闻的站在岗位上,当我们需要时就挺身而出。他们的身影那样忙碌却那样美好。他们都是无名之辈,他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口罩的无名战士。

      如果非要留下他们的名字的话,他们会告诉你:“我仅仅是一名医生(护士)”。



门急诊第二党支部:杨夕雅


上一条: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党史、廉洁从医从教”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