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通电话》
最近的病房格外安静,又格外吵闹。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李医生边上救护车边跟小玲讲,“但愿等下病人的情况也会没有那么差。”小玲笑了笑,她才来急诊没有几天,可是病人情况一般还呼叫救护车听都没听说过。但她忍住了自己想要反驳老师的欲望,慢吞吞的挤出了几个字“嗯,是挺好的”。李医生没再讲话,一路上只有护士老师在教实习生安全防护穿戴。路程不算长,等救护车停稳。李医生调侃说:护士老师一节防护课都没上完呢。
李医生和护士老师抢先一步下车。小玲紧随其后,旁边围了一群农民工吃瓜群众。小玲在一旁默不作声,听老师询问情况。小玲在脑海里迅速整合信息“老人躺在斜坡上,两个女孩子路过叫的救护车。围观的人跟他语言交流有困难。现在只知道他90岁了。老人胳膊上有擦伤。”“我可以起来”老人用很微弱的声音说。李医生和护士确认老人没有什么重大外伤后,把他扶了起来。老人的胳膊上擦伤不是很严重,背后全是泥渍。这时候救护车的担架也已经准备好。可是老人开始自己行走,并示意不上担架,周围人也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老人竟然可以自己行走。李医生和护士开始询问老人信息,他清楚的记得自己的名字,家在哪里,来这里就是想散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晕倒在这里了,老人身上只有一张公交车卡,老人迟迟不上救护车,也不想透漏家人联系方式。他询问救护车是否可以把他送回家,得到否定回答后。他说要自己打车回家。谁都清楚,在那个偏僻的地方,很难打到车,何况老人没有手机。老人迈着艰难的步伐往前走。一种他要试图自己走回家的感觉。
老人的固执,让李医生和护士姐姐有些犯愁。还有很多紧急的病人在等着救护车,他们没有办法长时间停留,可是老人的状态也并不好。为了防止失踪人口的发生,李医生拿救护车上的电话打给了110。汇报情况后,总算松了一空气,可是最近的警察赶到这个偏僻的地方也要半个小时。而老人继续往前走着,他的速度很慢,所有人都在担心他下一秒就会跌倒。护士老师并不想放弃,继续追问他联系方式。老人最后真的讲出了手机号码。护士姐姐拨通号码,随着一声又一声的“滴~”电话并没有被接通。护士老师再次跟老人核对电话号码,确认无误后再次拨通,电话也再次没有被接通。
没有时间了,护士老师和李医生必须要离开了。小玲看着艰难行走的老人,真想拿出手机给他叫出租车。救护车也开得很慢,司机师傅也在担心倔强的老人会在下一秒倒地。护士姐姐和李医生一直不停的往窗外张望。小玲还在犹豫要不要给老人打车。车速有些放慢,直到护士姐姐对着窗外的出租车用小玲并不是听的很懂的方言讲“师傅,电话是我打的,那边有一个阿公,他打不到车,你去接他一下吧”。小玲这才缓过神来。小玲不知道护士老师是什么时候给出租车司机打的电话,但是她转头就看到了护士姐姐和李医生胸口的党徽。车子颠簸,党徽也跟着摇晃,时不时在车灯的照射下发出微弱的光。小玲脱掉手套,自己对着车窗外发呆,救护车路过夜晚最繁华的市中心,今天的大屏幕上也在循环播放“忆百年党史,守如磐初心。当五四惊雷的救亡图存的呼号声音被一百年冗长的时光稀释,百年后的我们仍能在中华的血脉里听见那磅礴的心跳。”画面在五四运动中不断切换,看着这城市的车水马龙,小玲竟有一种被大屏幕画面带入的感觉。不知道是因为路过的两个女孩拨通的120,还是因为围观者怕出意外坚持等待救护车,又或者因为出租车司机的到来,小玲感慨万千,今天他深刻理解了“广大青年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党和人民事业必胜的信心,-颗红心向党,成为先锋队的-一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在生活中,正是那些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为党旗增光、让党徽闪光的中华儿女们,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可能今天的事情对于李医生和护士姐姐来说已经见怪不怪。可是对于小玲来说,却是对一代温室里的新青年心灵上的洗礼。
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段话“我们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到他们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多。”是啊,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意又重大,而他们前仆后继的时候,他们在牺牲的时候,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还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我们能不能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只有满怀的信念,原来我们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低估了他们的伟大。而今虽然五风十雨,国泰民安,但我辈也当谨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殷殷之情,铭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热血豪情与国执手,与国携长,用热泪与汗滴铸就新的辉煌的中国。她从口袋拿出自己的日志本,重重的写下了“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这盛世之中华。愿以寸心报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这是激励,这是承诺,这是责任。不知不觉,小玲的眼角已是被感动的泪水湿润。“暴风雨突袭柳州,最大瞬时风力达十级...”小玲漫不经心听着手机里的新闻播报,又抬头看了一眼干净的让人心动的天空,丝毫没有被暴风雨侵蚀过的痕迹,许是阳光太刺眼了,她很快又低下了头。许真的是阳光太刺眼了吧,她不由得加快了走向病房的脚步。
最近的病房格外安静,也格外热闹。没有往日病人疼痛的哀嚎,反而平日最妨碍医务人员沟通的电视机今天格外大声。出于好奇,小玲也凑过去看,电视机里播放着全国各地人民代表对党的祝福画面,播音员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党担负着千秋大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之奋斗。护士老师在远处喊“小玲,跟李医生出诊啦!”“唉,来了!”小玲拿好听诊器,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救护车旁边,阳光有些刺眼,小玲忍不住说“今天天气真好”旁边的护士老师也附和“是呀,天气真好”李医生补充道“但愿等下病人的情况也会很好。”小玲嘴角微微上扬,用大家听的到的声音回答:会的!小玲被自己的叫喊声惊醒,一旁的护士老师也在拍小玲“阿妹,醒醒,我们到了”.小玲放好被泪水打湿的听诊器,掏出了胸口的日志本......
学生第一党支部 崔寒冰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在泥泞中起步,在曲折中发展,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劈波斩浪,在艰苦奋战中开创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带领中华儿女成就耀眼的辉煌。我们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医疗战线的一线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增强理论学习,把落实“医心为民、医心味磐”的初心坚持到底,“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卫健工作者应当以打造“人民满意卫健”为目标,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商志远同志自从2017年担任科主任以来,就锐意改革,强化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特别是注重全体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要求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引导教育医护人员,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主任经常说使患者的需求推动他不断向前探索,胃肠外科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普通的饮食不能达到患者营养的需要,商志远主任就与营养科主任及中医科主任联系,三个科室进行联合查房,为病人配置易于吸收的营养液,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调理胃肠道功能,促进疾病恢复。病人的事情是大事,自己家的事情是小事,不管是周六周日,还是国家的节庆日,只要科室里有大手术后患者或者危重患者,总能在科室看见他的身影,我问他:“主任,你今天不休息吗?”他笑笑说:“科室有重病号,来科室看看,实时掌握病人的病情才能安心。”
事实证明,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德与医术是紧密相连的。立志有为者,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术,缺一不可,德要依靠才来发挥,才要依靠德来统帅。在现今经济浪潮冲击下的医务工作者尤宜,精心体会,商志远主任在努力钻研医术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医疗道德修养,为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他工作二十八年来,从未有患者对他进行投诉。就是因为他与患者间有着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他充满信任,很多患者回来找他看病。有一位肠漏的患者,因为老伴突发急性心梗意外去世了,半夜打电话向他哭诉,他连忙安慰患者。由于家中无人照顾,他还让患者入院治疗,患者入院后,总是默默的流泪,商志远主任怕她承受不了亲人的离开而想不开, 有时间就到病房安慰患者,还跟科室的护士们说:“韦阿姨家里出了事,大家有空多去陪陪她,和她聊聊。”直到患者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才放心。
商志远主任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医生,他还是一位认真负责、爱护学生的好老师,上课前他认真备课,下课后他关心学生们的生活。有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今年本科毕业,获得了郑州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硕士学位(专硕)攻读的资格。尽管他非常珍惜这次深造的机会,由于家庭困难无法再继续资助他在中国完成学业。眼看就要开学了,他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没着落,无奈之下想要放弃这个读研的机会。商志远主任知道他的困难后,在科室内号召,并带头为他捐款。在科内为这位巴基斯坦学生筹集到了2538元学费。
耳边常常响起商志远主任经常唱的那首歌:“我们的队伍像太阳……”,他是这样唱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就像太阳,为身边的人带去温暖,为患者带来希望。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做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没有惊天的壮举,他带领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大爱无疆。
外科第一党支部 蓝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