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种肝脏炎症。丙肝病毒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肝炎感染,其慢性化率高达60-80%。感染丙肝病毒后,部分人会出现急性肝炎的症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25-30年后,有5%-25%的人会发生肝硬化,部分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
根据世卫组织数据,全球估计有5000万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新发感染病例。世卫组织估计,2022年约有242000人死于丙型肝炎,主要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估计全球有39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约230万人存在以往或现在感染丙肝病毒的血清学证据。慢性肝病是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病因。

图源: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美容器械等可导致经血传播。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纹身和穿耳孔等都是丙肝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引起丙肝的传播,有多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
(3)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约有5%-10%的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图源: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丙肝该如何治疗呢?
丙肝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或持续抑制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可使95%以上的丙肝感染者得到治愈,但诊断和治疗可及性很低。

▲图源: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丙肝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2)不与他人共用针具、纹身工具、穿刺工具、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3)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
(4)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丙肝。
(5)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丙肝防治的关键。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一起行动起来!提升全民肝炎防控意识,努力消除肝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