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别让“下巴焦虑”找上你,康复治疗有妙招——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作者:罗琅 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

  最近是否感觉张嘴时有弹响、咀嚼疼痛 ,甚⾄突然卡住下巴?这时候,我们⼩⼼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找上⻔!


  一、什么是 TMD?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 )是⼀种涉及颞下颌关节及其相关结构的疾病。颞下颌关节位于耳前,连接下颌骨与颅骨,负责张口、闭口、咀嚼等动作,属于滑膜关节,具有独特的结构,主要由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控制运动;主要的韧带为颞下颌韧带(外侧韧带)、蝶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TMD并⾮单一疾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咀嚼肌紊乱、关节结构紊乱、炎性疾骨关节病等。

  

  二、TMD的病因复杂,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①长期单侧咀嚼、咬牙;②不良姿势(头部前伸+上交叉综合征+低头族+托腮党高危!);③喜吃过硬食物如肉干、坚果等;④牙齿排列不齐、智齿长歪等;⑤‌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⑥外伤或牙齿咬合问题。


  三、自我评估

  临床快速评估张口受限的简便方法,但需注意其粗略性和个体差异(手指宽度因人而异),最终诊断需由医生结合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三指法:将患者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竖放(指尖朝上)于上下中切牙之间。  

  正常参考:三指远端指节高度约40-50 mm,若可放入三指,提示张口度正常(无受限)。  

  异常提示:仅能放入2指:约20-30 mm(轻度受限);仅能放入1指:<20 mm(中重度受限)。


  四、TMD的治疗方法多样

  ①运动治疗:软组织松解、关节松动术、筋膜手法。


  手法复位——针对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尝试徒手复位以恢复开口功能)-;


  肌力训练——患者面对镜子,两眼平视前方;用一侧手的食指,给予下颌向后、向上、向左、向右四个方向的力;同时嘱患者感知颞颌关节处,此时关节处要有和食指相反的发力感觉,并保持关节处无关节活动;每个动作维持5—10秒,每个方向做5—10个为1组,每日3组,循序渐进。


  姿势调整——三个动作(上部颈椎过伸、胸椎后凸增加,下颌骨向后、向下移位,髁突向后移位。)坐姿调整、站姿调整、收下巴。


  ②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红光治疗、中频治疗、超短波治疗;


  ③传统康复治疗:按摩、雷火灸、针灸等;

  五、自救小贴士

  ①热敷+按摩:用40℃热毛巾敷关节处,轻柔按摩咬肌(耳前区域)。  

  ②减少关节负担:避免硬食、大口啃苹果,打哈欠时用手托下巴。

  ③自我训练:本体感觉训练(橡胶管训练)——患者面对镜子,眼睛平视前方。

  1)取一根弹性硬度适中、与小拇指粗细相当的橡胶管,放到上下牙齿之间,要做到不咬扁橡胶管,又要维持橡胶管的稳定,训练颞颌关节的力度控制。

  2)将橡胶管向左、向右两个方向移动,训练颞颌关节的左右移动能力。

  3)将橡胶管咬扁一半,训练颞颌关节的力度控制和幅度控制,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度。

  4)先张大口,然后把橡胶管含住,慢慢向前伸下颌;下颌处于前伸位后,再将橡胶管咬扁一半,然后让下颌慢慢向后移动,回到中立位,训练髁突和关节盘之间的稳定性。

  5)将橡胶管放到上下牙齿之间,手指施加不同的力拔出橡胶管,颞颌关节用不同的力来维持橡胶管不被拔出,训练颞颌关节的咬合力量。

  6)训练张闭口时,双侧髁突运动的协调性,对着镜子注意张嘴是否对称。


  ④心理调节,缓解压力。


  预防TMD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习惯,如矫正不良姿势(如头前倾)、避免单侧咀嚼、减少咬硬物、缓解精神压力等。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预后良好。持续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或其他不适,建议尽早就医,得到精准康复评估及治疗,避免病情进展。


图片来源 康复医学科及网络

文字来源 康复医学科 罗琅


下一条:【涨知识】肝脏健康的晴雨表——肝功能检验该如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