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涨知识】面对基孔肯亚热,家长们该怎么做?

作者:方琳 发布时间:2025-09-02浏览:

  最近雨水充沛,蚊虫也开始多了起来,孩子被蚊虫叮咬的机会也就增多了,这就要警惕以蚊媒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病毒对儿童的威胁。

  一、基孔肯亚热病毒是什么?蚊子为何成“凶手”?

  基孔肯亚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病毒病,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烧(39℃+)、剧烈关节痛(尤其手腕/脚踝)、全身皮疹,部分患者关节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传播链:感染者→被伊蚊叮咬→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叮咬健康人→传播扩散。

  伊蚊属是基孔肯亚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的共同“帮凶”,其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花斑蚊)为主犯,掌握以下特征可识别:黑白花纹外观是“身份证”。

  埃及伊蚊:全身黑亮,中胸背板有白色倒“U”形斑,腹部基部有白色横带,腿部有白色环纹(像穿白袜子)。

  白纹伊蚊:体型更小,中胸背板有白色纵条纹(如闪电),腹部背面是黑白棋盘斑纹,腿部也有白色环纹。

  两者的习性为白天活动高峰,通常清晨(日出后1-2小时)及傍晚(日落前1-2小时)出没,喜欢连续叮咬多个部位,包块红/肿更明显,中央常有出血点。


  二、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蚊子嗡嗡惹人烦,我们不可能让蚊子蟑螂从这个世界上一夜都消失,那我们的防控策略核心就应是“防”大于“治”,具体可以概括为三大要点:第一,让蚊子进不来;第二,让蚊子没处生;第三,让蚊子叮不到。

  第一道防线:打造家庭的“无蚊”堡垒——防止蚊子入室。

  1.安装纱窗、纱门:这是最物理、最有效的方法。确保家里所有的窗户、房门都装有致密的纱窗,并随时保持关闭状态。

  2.使用蚊帐:对于婴幼儿,尤其是在他们睡觉时,使用蚊帐是最安全、最可靠的保护方式。婴儿车、摇篮也可以搭配使用蚊帐。

  3.合理使用电蚊拍、灭蚊器:在儿童离开房间时,可以使用电蚊拍清除潜入室内的蚊子。儿童房使用电蚊香液时,请选择婴幼儿专用、无味的产品,并确保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最好在睡前2小时开启,睡觉时关闭。

  第二道防线:斩草除根——清除蚊虫孳生地。蚊子是在静水中产卵的。记住一句口诀:“无水则无蚊”。

  1.“翻盆倒罐”:仔细检查家中及阳台、庭院、天台等区域,将闲置的花盆、水桶、废旧轮胎等可能积水的容器全部倒扣存放或彻底清理。

  2.“勤换清刷”:水生植物:家中养植的富贵竹、万年青等水培植物,务必每周至少换水一次。换水时,要用刷子彻底清洗容器内壁,清除可能附着的蚊卵。蓄水容器:家中用于储水的缸、盆,一定要加盖密封。宠物饮水:宠物喝水的盘子也要每天清洗更换,部分宠物改用滚珠式的喂水器既安全又卫生。

  3.“疏通清理”:检查地漏、下水道、雨水槽等地方,确保畅通无堵塞,不积水。对于社区内的公共区域,如发现积水,不要让宝宝释放天性踩水坑,毕竟踩水坑的佩奇不会生病,宝宝可是会生病的。

  第三道防线:给宝宝穿上“隐形防护服”——个人防护。

  1.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带孩子外出活动时,尽量给他们穿着宽松、但能覆盖手臂和腿部的浅色衣服(深色衣服更吸引蚊子)。

  2.使用儿童专用驱蚊剂:选择有效成分很重要,购买时认准有效成分,目前国际公认安全有效,也是我国登记注册常用的驱蚊成分有三种:避蚊胺、派卡瑞丁(又称羟派酯)、驱蚊酯。避蚊胺和派卡瑞丁都是WHO认可的高效温和的驱蚊剂,20%派卡瑞丁的驱蚊液可以给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使用,而避蚊胺则是3岁以上,儿童适用浓度一般建议避蚊胺浓度低于30%。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只涂抹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避开眼睛、嘴巴、伤口和双手(防止孩子吃手误服)。不要给2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驱蚊剂,对于小婴儿,应采用物理防护(蚊帐、长衣长裤)。回家后及时用肥皂和清水把孩子身上的驱蚊剂清洗干净。

  3.避开蚊虫活跃地点:尽量避免带孩子在树荫、草丛、水池边长时间停留。

  三、如果孩子出现疑似症状怎么办?

  尽管我们做了万全准备,但仍需保持警惕。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与登革热类似,但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部分患者会出现剧烈且致残的关节疼痛。

  主要症状:突发高烧(常常超过39℃),全身密集红色皮疹(尤其手掌、脚底),或皮疹瘙痒、破溃,严重的肌肉和关节疼痛(孩子可能因疼痛拒绝走路或者哭闹不安)。对于多数患者以发热、皮疹为表现,热退皮疹消退后好转,部分患者会在热退皮疹消退后,仍持续一段时间的关节痛,严重的可能影响走路、握物等日常活动,也可伴剧烈头痛、眼眶痛。极少部分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抽搐、呼吸困难(可能并发脑炎或器官损伤)。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高热,不明原因皮疹,或关节疼痛症状,请立即就医,并详细告知医生最近有无疫区旅行史和蚊虫叮咬情况。


  家庭护理要点: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注意补充水分,发烧会消耗大量水分,鼓励孩子多喝水、口服补液盐等,防止脱水,及时对症退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儿童剂型)来退烧和缓解疼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其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的风险。注意有蚕豆病(G6PD缺乏症)的宝宝,尽量不要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以选用布洛芬来退热。

  隔离防蚊:在发病后的至少一周内,患儿要尽量待在蚊帐内,防止被蚊子叮咬后,再去叮咬家人,造成病毒在家庭内的传播。

  各位家长,防控基孔肯雅热,我们每个人都是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认清伊蚊特征+做好防蚊措施,基孔肯亚热可防可控!它并没有那么复杂和可怕,关键在于“细心”和 “坚持”。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就从清理阳台上的那盆积水做起,睡前检查一下宝宝的蚊帐是否压好,共同为孩子们构筑一个安全、无蚊的健康家园。

作者:儿科 方琳

图文来源网络


下一条:【涨知识】从胶片到云端——放射诊断技术的数字化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