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涨知识】冠心病术后康复——中医智慧助力健康回归

作者:李美玲 发布时间:2025-09-26浏览:

  冠心病手术的成功使得心脏血管得到了疏通,术后的调养与恢复至关重要。中医如同一位温和而睿智的引路人,将陪伴您踏上一段身心和谐的康复之旅。

  一、调整阴阳,促进恢复

  冠心病术后,患者的身体处于一种“伤后失衡”的状态,手术虽解决了血管堵塞的燃眉之急,但气血运行的秩序被打乱,阴阳之气也受到冲击。此时,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精准判断患者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情况。

  若患者术后出现心悸、失眠、盗汗等症状,多为阴虚火旺,阴液亏虚无法制约阳气,导致虚火上炎。中医会采用滋阴降火的方药,如知柏地黄丸加减,其中熟地黄滋补肾阴,知母、黄柏清降虚火,山茱萸、山药等补益肝脾肾,共同作用于身体,使阴液得以滋养,虚火归位,阴阳重新达到平衡,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二、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畅

  手术虽解除了血管的物理性狭窄,但气血运行的微循环环境仍可能存在问题。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术后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刺激特定穴位,能够有效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在全身的顺畅流动,同时降低再狭窄风险。

  以针灸为例,选取内关、神门、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温和灸或平补平泻手法。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是心包经的络穴,对调节心脏功能有显著作用;神门穴为心经原穴,可宁心安神;足三里是脾胃经的重要穴位,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刺激此穴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为气血生成提供充足动力。这些穴位相互配合,在针刺的刺激下,经络如同被打通的河道,气血得以顺畅通行,减少瘀滞,降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加速术后身体的整体恢复。

  三、调养脾胃,助力营养转化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运化功能直接关系到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冠心病术后,患者往往因饮食受限、身体虚弱等原因,脾胃功能受到一定影响。若脾胃不能正常工作,即使摄入再多的营养,也无法被有效利用,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在饮食调养方面,中医建议遵循“健脾益气、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可食用山药、薏苡仁、红枣等食材熬粥。山药性平味甘,能补脾益肺肾;薏苡仁健脾利湿;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这些食材共同作用,既能健脾养胃,又能补充营养。同时,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还可适当服用健脾益气的中药,如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相互配合,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使摄入的食物能够转化为精微物质输布全身,为术后康复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支持。

  四、情志调摄,守护心灵安宁

  冠心病术后患者常常会面临心理压力,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对未来的恐惧以及术后身体的不适等,常会加重胸闷等不适。因此,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调摄情志。可以通过听轻音乐、练习书法、绘画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家人和医护人员的陪伴与鼓励也至关重要,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康复环境。

  亲爱的患者朋友们,冠心病术后康复是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旅程。中医以其独特而全面的视角,从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养脾胃、情志调摄等多方面入手,为您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让我们携手共进,借助中医的智慧与力量,迎接健康、活力的全新生活!(文字来源/中医科 李美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一条:【涨知识】久坐不动隐患多——科学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