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我两次重生了”—— 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延续两次生命

作者:陆良珊 池超超 发布时间:2024-06-24浏览:

  在神经外科领域,有一种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脑胶质母细胞瘤。脑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成人颅内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致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三高”特征,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会对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多数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术后不到1年的时间就会复发,成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30%和13%。

“第一次重生”

  2023年的8月份,31岁的潘先生突发意识模糊,呼之不应,小便失禁,紧急送到我院诊治。行头颅CT提示:左侧额颞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并出血,头颅MRI提示:考虑额叶胶质瘤,大脑镰下疝形成。潘先生颅内的肿瘤直径达到70mm,肿瘤体积大,恶性程度高,又侵犯与肢体运动密切相关的脑功能区。

患者术前头颅MRI

  患者病情危重,手术指征明确。神经外科主任李松年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家属同意行开颅脑内占位病变切除术。神经外科李松年主任说:“目前的情况我们只有放手一搏;这位患者还很年轻,肿瘤恶性程度很高,我们要尽可能地切除肿瘤,保证生存期;另一方面,从生存质量来看,我们也要力争保留脑功能区。”该手术难度较大,要求术者不仅要有精密的手术策略和精湛的显微操作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神经外科主任李松年带领团队认真分析患者病情,详细制定手术方案。

手术中

  在李松年主任指导下,池超超副主任医师主刀,周元鼓副主任医师为助手,为患者进行了在荧光素钠肿瘤染色技术辅助下的开颅脑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肿物呈灰白色鱼肉样,质地坚韧,边界不清,合并坏死,符合高级别胶质瘤表现。由于肿瘤血供极其丰富可见多根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肿物大小达到74mm×60mm×65mm,手术难度极大,整场手术历时8小时。万幸的是整个手术过程顺利,脑保护较好,术后患者完全清醒,术后肢体功能并无较术前加重。

患者术后头颅CT

  术后病理报告给出的结果明确了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但手术后潘先生没有进行放化疗、靶向药物诊疗及随诊,胶质母细胞瘤复发。在2023年的12月份,潘先生再次出现了肢体无力、意识模糊,再次来到了我院神经外科治疗,行头颅MRI提示:左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双侧额叶、左侧颞叶及右侧脑室旁占位,考虑脑胶质瘤术后复发。


“第二次重生”

  这次的肿瘤来势汹汹,当我们见到潘先生时,他被疾病折磨得瘦骨嶙峋,体重不足40kg,神经外科主任李松年经过综合评估病情后决定为潘先生进行第二次手术。相较于第一次手术以“保功能”为主要目标,本次的手术将考虑更大范围切除肿瘤,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患者术前头颅MRI

  经过营养支持等术前准备,在李松年主任的指导下,由池超超副主任医师主刀,周元鼓副主任医师为助手,为患者进行了开颅左侧大脑半球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见左侧额颞叶、基底节区、胼胝体见实质性肿物,呈灰红色鱼肉样,质韧,边界不清,肿瘤血供极其丰富,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符合高级别胶质瘤表现。由于肿瘤复发累计范围更大,本次手术持续了10个小时,较为彻底地切除了复发的肿瘤。

患者术后头颅MRI

  术前潘先生右侧肢体已失去了大部分活动能力,因肿瘤已将功能肢体功能破坏,术后功能无法恢复,面对这样的结果,潘先生及家属显得格外乐观和坚强。潘先生的母亲对池超超副主任医师说:“我相信你们已经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我非常信任你们为我儿子作出的抉择,接下来我们一定会积极治疗,不会辜负你们为他延续了两次生命。”

  手术后不久,潘先生转入肿瘤科进行规范化的放化疗等,经过3个月治疗后,潘先生转入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复查头颅MR未见明显肿瘤病灶。

  近日,神经外科副主任池超超及护士长石晶斌带领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来到康复医学科对潘先生进行术后半年的随访。现在的潘先生和半年前几乎“胖若两人”,在医护人员们的精心照顾下,潘先生较前增重近15kg,现在的他正积极做着康复训练。

  潘先生的母亲亲切的握着池超超副主任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现在我们完全有信心跟肿瘤战斗到底。”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是柳州地区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专科,是医院重点建设科室,一直以来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前行,锐意创新。本次成功开展高级别胶质瘤全切手术,标志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肿瘤专科已达到区内领先水平,为周边地区脑瘤患者带来福音,医院将继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竭诚为桂中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字提供:神经外科 陆良珊

图片提供:神经外科 池超超


上一条: “三伏天”邀你赴一场关于健康的约会

下一条:发热、畏寒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虫子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