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咳嗽不停,小心肺炎支原体感染

作者:陆江妮 发布时间:2025-04-11浏览:

  随着季节的交替更新,昼夜温差大,呼吸道疾病病也进入高发季节。“多地儿童近期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冲上热搜,肺炎支原体来势汹汹,引起很多家长的担心。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个类别,其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引起肺部感染,所以被称为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一、感染症状及传播途径

  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主要经飞沫传播,潜伏期2-3周,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主要关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C-反应蛋白,用于判断患儿有无感染、可能的感染类型以及感染严重程度。

  2、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凝血功能:主要判断患儿是否因呼吸困难出现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部分指标如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可以协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技术特异性强、敏感、快速,可用于早期诊断。通过鼻咽拭子采集分泌物进行核酸检测,可在MP感染早期的检出率最高。

  4、血清学检测:机体被感染之后会产生相应抗体,此项检测主要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滴度。目前诊断MP感染的血清学方法包括特异性试验和非特异性试验,核酸和血清学2种方法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


  三、治疗原则

  1、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药物。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2、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替代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的肺炎支原体耐药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      

  3、另一类替代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常用的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由于存在幼年动物软骨损伤和人类肌腱断裂的风险,1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对于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或者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的≥6个月的儿童也可选喹诺酮类作为替代药物。

  四、如何科学预防

  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因此加强日常防护和养成良好的额卫生习惯是关键。

  1、远离传染源,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去人员密集且封闭场合时建议佩戴口罩。

  2、做好手部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足量饮水,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4、早就医: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尽量居家休息,如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或久咳不愈,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医学检验科已开展上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DNA、呼吸道合胞病毒RNA、甲型流感病毒RNA、乙型流感病毒RNA、腺病毒DNA、鼻病毒RNA,通过采集呼吸道咽拭子即可检出。上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时间为每天12点前送至检验科的标本当天下午17点出报告。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时间为24小时,通过采集血液标本检出,30分钟内出报告。


文字来源/医学检验科 陆江妮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条:【涨知识】世界帕金森病日:认识它,了解它,用关爱照亮希望

下一条:【涨知识】响应国家号召,一起来减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