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小宝就是呕吐、腹痛,如果是诺如病毒感染,拿大便做检查就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给肚子拍片啊?”儿科门诊里经常有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儿科医生耐心解释后,家长同意行诺如病毒RNA检测及腹部立位片检查,结合查体,孩子被诊断为:1、诺如病毒感染性肠炎;2、不完全性肠梗阻。
近期,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频发,诺如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的患儿通常症状持续2-3天,预后良好。但在这里要提醒的是,感染诺如病毒的孩子,如果持续存在腹胀腹痛、呕吐频繁,长期未解大便或者不放屁等现象,应注意排除是否有合并症——儿童肠梗阻。

肠梗阻在儿童急腹症中较为常见,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之为肠梗阻,严重的肠梗阻会导致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肠梗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机械性肠梗阻,多由于肠肿瘤,肠闭锁,肠扭转,肠狭窄,肠套叠,肠粘连等原因所致。另一类叫功能性肠梗阻,多由于肠炎、肺炎、败血症等感染原因及腹部手术后缺乏运动、麻醉作用等原因引起的肠麻痹所致。患儿感染诺如病毒后出现反复呕吐、腹泻,导致肠壁运动紊乱,肠道正常蠕动功能丧失或肠管痉挛,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发展为肠梗阻。
当小儿出现肠梗阻时,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1. 腹痛:阵发性,可能进展为持续性剧痛。年纪较小的宝宝表达能力不完全,有些轻症表现为拒奶、突发性哭闹不安,也可能表现为持续性哭闹、表情痛苦等现象。而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描述疼痛的部位,但位置相对不确定。
2. 呕吐:可能会有呕吐症状,多为呕出胃内食物残渣,呕吐次数过多或者高位性肠梗阻的患儿可能呕出胆汁或粪便。
3. 腹胀:腹部明显膨胀,触摸有鼓胀感。
4. 排便排气停止:长时间没有解大便或放屁,也有可能表现为解羊屎样便,大便硬结难排出。
5. 全身症状:多数症状较轻者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低热,少数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甚至休克。

患儿进食减少、反复呕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发现上述可疑肠梗阻的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患儿的诊治。
目前我院医学检验科已开展诺如病毒RNA检测,能快捷准确诊断该病,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首选粪便标本。检测方法:用粪便采样专用小勺,采集异常部位、黄豆粒大小的粪便,直接放置于清洁、无菌、干燥的密闭容器内,及时送检至医学检验科窗口。
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线平片和CT扫描。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梗阻的位置和类型,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我院放射科等相关辅助科室均能提供相关影像学检查服务。
确诊肠梗阻后,儿科医生会根据病情的轻重采取保守治疗或必要时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为禁食、开塞露灌肠通便、输液补充电解质等措施,多数轻症患儿经上述治疗可解除梗阻。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严重病例,可以采取手术解除梗阻或切除病变肠段。

家庭方面给予的护理:
观察症状:考虑患儿年龄特殊性,家长应留意腹痛、呕吐、便秘等症状,记录发作时间、次数、性状(阵发性腹痛或连续性腹痛,喷射状呕吐或非喷射状呕吐)、呕吐物等,以便就医时能让医生更好判断病情。
饮食调整:禁食期间遵循医嘱,开放饮食后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恢复期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纤维、油腻食物。流质可以选择米汤类,不要选择油腻的骨头汤,半流质可选择煮烂的白粥或者烂面条,前期水多米少,后逐渐增加其食物粘稠度。
休息及活动: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恢复期间遵循医嘱适当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患儿可能因病情哭闹不安,家属应给予心理安慰,用玩具分散患儿注意力来缓解患儿内心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帮助。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诺如病毒感染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勤洗手、保持手卫生是预防感染最好的方法。
父母可引导患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未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食用蔬菜、水果前应当彻底清洗。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做好针对患儿呕吐物的消毒处理方法培训。
文字来源/儿科 方琳 蒋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