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是医生的“第三只眼睛”,可以“透视”人体的奥秘。从X光到MRI,让我们一起见识一下它的“十八般武艺”。
一、X 光:开启人体探秘的“先锋”
X光,也就是放射线,是放射科家族中的老大哥。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然发现了这种能穿透人体软组织并在胶片上将骨骼牙齿这些硬组织显现出来的神奇射线,它就像是打开了人体的一扇窗户,让医生可以看到人体内的“景观”。

X光在常见病如骨折、肺炎患者入院时,常常成为“侦察兵”的首要选择。比如一个孩子摔伤手臂,怀疑是骨折,拍一个X光片,黑白相间的影像中就能看到骨头的形态,什么部位、是否断裂、断裂程度;肺炎病人从纹理变化、是否有炎性浸润等方面也可做出初步判断。成像原理通俗来说,就是利用组织对X线的穿透能力的差别,形成有对比的影像,提供一些线索供医生诊断。
二、乳腺钼靶:守护女性健康的“专属卫士”
乳腺钼靶,作为乳腺疾病检查的首选方式,是X线检查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的妇科两癌筛查之一。乳腺钼靶能够清晰显示乳腺腺体、导管、纤维组织等情况,对于乳腺内的微小钙化或者肿块等具有敏感性。细小的钙化灶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典型症状,钼靶可以准确捕捉这些细小的病灶,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CT:全方位扫描的“精密雷达”
如果说 X 光是点对点的简单窥探,CT(计算机断层扫描)则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扫描。检查时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检查机内部的 X 光管和探测器围绕患者身体高速旋转,从不同角度对人体进行全面扫描,经计算机处理将不同角度的扫描数据重建出人体横断面的图像,相当于把人体切片成一片片薄薄的“饼干”,每一层“饼干”医生都能看清。

CT对脑部疾病检查可以迅速发现脑出血,脑梗死等,为急诊抢救赢得时间;如CT对腹部疾病检查,如肝脏、胰腺、肾脏等器官有肿瘤、炎症、结石问题等,CT检查能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就好像一个雷达系统对人体每一个角落进行扫描,为临床诊断提供大量准确信息。
四、MRI:软组织探查的“超级侦探”
MRI是放射科技术含量高、对软组织探查能力强的“超级侦探”,它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发生共振反应,再经过计算机处理,生成图像。

MRI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先天优势,大脑和脊髓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等脑脊髓软组织可以清晰显影于MRI,对脑肿瘤、脑萎缩、多发性硬化等诊断,可提供精细的结构变化信息。对于关节疾病,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等,MRI能清晰准确显示软骨、韧带、肌腱等组织的损伤程度,就像将人的软组织世界放大、照亮,能帮助医生看清楚肉眼看不到的病变。
五、核医学之PET-CT:精准追踪代谢的“侦查能手”
PET-CT属于核医学检查,其检查原理为先让病人服用或者注射一定量的放射性药物,这些药物会在体内代谢活跃的细胞中聚集。PET-CT 仪器根据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来成像。由于肿瘤细胞的代谢速度大于体内正常细胞的代谢速度,所以在PET-CT图像上,会呈现出确切的信号增强,这一特征使得PET-CT 检测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分期评估、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优势。除此之外,在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疾病的诊断中PET-CT也能提供确切的代谢信息,其将PET功能代谢图像成像与CT解剖图像成像相结合的优势,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明确、全面的信息,是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中重要工具之一。
放射科的这些“十八般武艺”个个身怀绝技、各有神通,共同为医生们展示着人体内部从头到脚、从骨骼到脏器、从神经到血管的各部分情况。现代放射科诊断技术愈来愈先进、愈来愈精确,帮助我们与疾病勇敢的抗争。期待着放射科有更多的突破、更多的惊喜为人们的健康护航。
放射科 余绍立